同元美与子相公实分赋怀太山得钟字柬顺甫

域内名山有岱宗,侧身东望一相从。

河流晓挂天门树,海色秋高日观峰。

金箧何人探汉策,白云千载护秦封。

向来信宿藤萝外,杖厎西风万壑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此诗《同元美与子相公实分赋怀太山得钟字柬顺甫》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

首联“域内名山有岱宗,侧身东望一相从。”开篇点题,将泰山作为华夏大地的名山之首,诗人站在泰山之巅,向东远眺,仿佛与天地相融,表达了对泰山的崇敬之情。

颔联“河流晓挂天门树,海色秋高日观峰。”描绘了清晨时分,泰山脚下河流如带,挂在天边的树木间,远处的海色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显得格外宁静,日观峰上,太阳初升,光芒万丈,展现出泰山的雄伟与壮丽。

颈联“金箧何人探汉策,白云千载护秦封。”运用典故,以“金箧”象征历史文献,“汉策”指汉代的史书,暗示泰山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白云千载”则描绘出云雾缭绕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悠长与自然的永恒,同时暗含着对泰山保护历史文化的赞颂。

尾联“向来信宿藤萝外,杖厎西风万壑钟。”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藤萝之外度过的两夜时光,此时站在泰山之上,感受着西风吹过万壑,钟声悠扬,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泰山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景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追思。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日观峰

岱岳东南第一观,青天高耸碧㠝岏。

若教飞上峰头立,应见阳乌浴未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华山

三峰云满紫芝田,十丈花开玉井莲。

白帝真源深固地,金精灏气远浮天。

一杯沧海波摇月,九点齐州树带烟。

千首新诗百壶酒,醉来骑鹤访群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华山

万仞巍峨出自然,巨灵手劈是何年。

三峰秀出云霄外,一掌高擎日月边。

李白问天登绝顶,陈抟傲世隐危巅。

何当稳步长梯上,摘取峰头玉井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华山和唐崔颢韵

巍峨西岳峙咸京,天削芙蓉画不成。

势逼云霄撑日月,气通川泽候阴晴。

秦关北去天垂险,汉畤西临砥类平。

回首武皇祠下路,行人过尽暮烟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