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飘零身世同秋雁,寂莫郊坰狎野宾。
浪说吴刚能斫桂,无由得见月中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敬梓的作品,收录在他的《寄李啸村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借古人的故事,以表达自己孤独漂泊、怀才不遇的情感。
“飘零身世同秋雁”一句,意指诗人自己的遭遇与秋天飞散的野鸭相似,都无处安放,充满了对远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这里的“飘零”形容生活不稳定,无根漂泊之感,“同秋雁”则是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比喻游子或孤独者的意象。
“寂莫郊坰狎野宾”一句,表达的是诗人在乡间居住时的孤独和寂寞。这里“寂莫”形容环境的静谧,“郊坰”指的是郊外的小丘陵,而“狎野宾”则是说偶尔有陌生人来访,带有一丝暖意但又难以驱散内心的孤独。
“浪说吴刚能斫桂”一句,是借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吴刚斩桂之事,以此比喻诗人的抱负和才华。吴刚是传说中的仙人,以斩桂而闻名,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而“浪说”则表明这只是流传的说法,没有实际意义。
最后,“无由得见月中人”一句,则是在借用古代神话中月宫里有嫦娥等仙人的故事,来表达诗人自己无法实现与理想世界接触的哀愁。这里的“无由”意味着没有途径,“得见月中人”则是说无法亲眼见到那些遥不可及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古代神话的借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怀才不遇以及渴望超脱现实世界的心声。
不详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岭外春过半,途中火又新。
殷勤清远峡,留恋北归人。
从来未面李先生,借我西窗卧月明。
二十三家同愿识,素骡何日暂还城。
掩霭愚公谷,萧寥羽客家。
俗人知处所,应为有桃花。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荼蘼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