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镇岸边有竹树村落因以为咏

乍迷酤酒径,二泉手泽龙山坡。

一炉制就用温砚,胸中别具炉锤多。

汝从汝革变则化,我行我法平无颇。

氤氲祇许捧太乙,清净未肯皈维摩。

先生点易山之阿,研朱滴露供吟哦。

炉中水火亦既济,坎离消息当如何。

岁寒周旋到冰雪,造化回斡期阳和。

昆昆灰起活火死,欲息不息生风波。

烟云过眼泣鸲鹆,雷雨脱手惊蛟鼍。

土花蚀紫铜晕碧,谁与一日三摩挲。

故山回首增滂沱。风台石磴空藤萝。

祇今净室作清供,光气夜烛恒沙河。

竹炉相映有图卷,石鼎突出无诗歌。

他时遗砚傥归里,墨池飞出山阴鹅。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钱林的《龙津镇岸边有竹树村落因以为咏》描绘了龙津镇边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气息,以及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首句“乍迷酤酒径,二泉手泽龙山坡”展现了醉人的乡间小路和泉水源头,暗示着诗人对这里的喜爱和探索。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一炉制就用温砚,胸中别具炉锤多”表达了书法创作的专注与技艺的深厚。

诗人强调个人风格,“汝从汝革变则化,我行我法平无颇”,表明他对自我表达的坚持。随后,他将书法比作炼丹,强调其内在的阴阳调和,“氤氲祇许捧太乙,清净未肯皈维摩”。在描绘龙津镇的具体场景时,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如“研朱滴露供吟哦”、“烟云过眼泣鸲鹆,雷雨脱手惊蛟鼍”,展现出书法艺术的灵动与变化。

最后,诗人感慨时光流转,“岁寒周旋到冰雪,造化回斡期阳和”,并以“昆昆灰起活火死,欲息不息生风波”象征书法的生命力。结尾处,他想象未来可能回到故乡,睹物思人,对书法的热爱依旧,“祇今净室作清供,光气夜烛恒沙河”。

整首诗以景寓情,借咏竹树村落,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情厚谊和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3)

钱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泊盘门

雁橹一声响,落帆城影圆。

花光横水槛,酒气压山船。

吴市几家鹤,齐亭千树蝉。

晚来纤月上,留梦照婵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佛音阁

春影如云不入城,平田一绿少人行。

野花都已得禅意,山鸟半能呼佛名。

间拓断碑分藓色,爱凭虚阁借松声。

等闲小李开图画,金碧遥天上晚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醉后放舟焦山乘月而归因赋长史

火云烧山山欲焦,船头湿翠风萧萧。

孝然高卧唤不起,洞口瞥有仙人招。

孤筇入手凌山椒,轩然杰阁开松寥。

天光徘徊鹳雀喜,水气合沓鱼龙骄。

是时江空初上潮,淡白尽处青为缭。

鲛宫倒影晃金碧,海上复见秦时桥。

碧城凉梦来迢迢,屏间枯坐茶烟消。

老僧欲定定不得,波心一月如珠跳。

倚阑何人横玉箫,金支翠旗纷荡摇。

我疑混沌死千载,浮出郭墓青峣峣。

南宫之石不可标,东坡之带安可要。

风流一替水天冷,岂惜为尔飞三蕉。

酒酣我亦回兰桡,中流恰遇相妃朝。

一声柔橹过江去,鸥花鹭叶秋魂飘。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秋江篇寄吴中诸故人

秋江鲤鱼吹浪花,秋江暮寒生绿沙。

阑干女儿小垂手,挽起玄云堆鬓鸦。

明妆宝幄开筵促,估客缠头锦千轴。

白项老乌啼向人,恰似当年耳边曲。

当年醉宿倡家楼,就中尤数清溪游。

溪流九曲一明镜,水晶帘额珊瑚钩。

乌衣诸郎白翎雀,梨园子弟黄幡绰。

过江人物最风流,纵饮高歌杂谈噱。

入门下马气吐虹,座客谓我周盘龙。

我时坐上语不发,一饮欲尽三千钟。

银河翻空向身倒,映我玉缸颜色好。

酒星摇摇如劝人,直唤麻姑下蓬岛。

烛奴浓笑擎荷盘,二十四枝吹欲乾。

红镫须臾滚檐角,恰照高楼上丝竹。

秋空四起响蜀弦,玄猿绿罴飞满前。

此时素娥正悄悄,欲落不落西山巅。

当头明月不可掇,过眼悲风那堪摘。

美人可惜尽如花,一别云端两超忽。

扁舟飘泊横江渚,风月年年浩无主。

夜来愁思落谁家,自抱琵琶不知处。

吴弦续续弹楚歌,楼头夜宴秋江多。

秋江呜咽秋风波。

芙蓉醉倒颜微酡,少年不饮奈老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