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清远峡,在重阳节之际登高远眺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首联“登高未后故林期,霜露频当悽怆时”点明了诗人登高的目的与时节,霜露的频繁出现,不仅渲染了秋日的凄凉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感慨。
颔联“鸿雁自知南向早,梅花谁道北开迟”运用对比手法,以鸿雁南飞的自然现象与梅花北开的季节特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
颈联“无情潮汐惟中宿,有恨云山是九疑”进一步深化情感,潮水的规律性与云山的变幻莫测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命运不可控的无奈与对某些特定地点(如九疑山)的特殊情感寄托。
尾联“断绝禺阳双帝子,吹残阮隃更无枝”以禺阳双帝子的传说故事,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阮隃则是指一种植物,此处借以表达对美好事物凋零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