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舜深山茹草年,荣公带索无衣穿。
携家定遂庞公计,旧买烟霞不费钱。
此诗描绘了古代两位隐士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大舜和荣公的简朴生活,以及与庞公的类比,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大舜在深山中茹草度日,荣公则身着粗布衣裳,衣衫单薄。然而,他们并未因此而感到匮乏,反而选择与家人一同效仿庞公,远离尘嚣,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虽然物质上可能较为简陋,但精神上却充满了自由与满足。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简朴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隐逸理想的向往。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建古山深吾对关,住城正在碧云间。
亦知曾子传忠孝,割与云山与我山。
喜为名山添好人,万重云水自由身。
世间梦尽都知幻,只有元初一念真。
江山由我不由人,由我方为自在身。
高处振衣还洗耳,落花啼鸟尽天真。
且免攒眉对俗人,青山为枕云为身。
这回便得从吾乐,事事从吾事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