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公冬日成茆屋四首用韵(其四)

举世皆兵革,安居自朔庭。

佛容参米汁,客与论棋经。

衾薄风侵骨,心空月在扃。

屡携孤杖去,带雪步荒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函可在冬日里独居茅屋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然之感。

首句“举世皆兵革”,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描绘出一个战乱纷飞的世界背景,与诗人所处的宁静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安居自朔庭”一句,点明诗人虽身处战乱之中,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逸,选择在北地的茅屋中寻求心灵的避难所。

“佛容参米汁,客与论棋经。”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他与佛对话,探讨生活的真谛;与客人对弈棋局,享受闲适的乐趣。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教哲学的深入理解,也展现了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衾薄风侵骨,心空月在扃。”这两句则细腻地描绘了夜晚的茅屋生活。薄薄的被褥难以抵御寒风,但诗人的心境却是空灵而宁静,仿佛与月光融为一体。这里的“扃”字,既指门扉,也暗喻内心世界的封闭与独立,表现出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

最后,“屡携孤杖去,带雪步荒坰。”诗人多次独自携带一根木杖,踏雪前往荒远之地。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他对外界探索的好奇心,更象征着他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世俗的决心。在这样的行动中,诗人似乎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式,达到了心灵的升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释函可面对战乱世界时的超然态度与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以及他对自然、佛教哲学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和四首(其一)

自是客来少,非关地独偏。

残棋抛屋角,饥犬卧炉边。

果赖邻儿送,诗凭野衲传。

情知无喜事,鹊噪矮檐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重和四首(其二)

何事长边外,偏多鲁国儒。

谈经偕野兽,卜筑近枯株。

窗破残诗补,肌羸薄酒扶。

不知寒夜梦,还上玉阶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重和四首(其三)

敝絮蒙头卧,霜风奈若何。

虚庭迎木客,汲井煮桑鹅。

适性此云足,容躯不在多。

小僮存道意,袖手听长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重和四首(其四)

远碛留天地,无言雪一庭。

正襟坐古哲,开户看沧溟。

虎迹任来去,人情半醉醒。

老僧应不厌,多病怯疏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