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玿长老求赞

画得百千本,都卢祇这是。

师玿好承当,杨岐第七世。

形式:

翻译

画了无数幅画,全部都是都卢祇的作品。
师石膏(指师石膏禅师)擅长传承,他是杨歧派的第七代传人。

注释

画:绘画。
得:获得。
百千本:无数幅。
都卢祇:都卢祇(人名,可能是画家名字)。
好:擅长。
承当:传承。
杨岐:杨歧派(佛教禅宗的一个分支)。
第七世:第七代传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为师石膏长老所作的赞语。诗中表达了对师石膏长老的敬仰和对其绘画技艺的高度评价。"画得百千本,都卢祇这是",意思是说他画出了无数的作品,但在这众多作品中,只有这一幅最为出色,堪称独一无二。"师石膏好承当",赞扬了长老不仅在艺术上有卓越才华,更在精神修为上能够承担重任。"杨岐第七世"则可能暗指长老传承自杨歧派(禅宗五家之一),强调其在禅宗道统中的地位,是杨岐一脉的第七代传人。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简短而富有深意的赞诗,通过赞美师石膏长老的艺术成就和禅宗传承,展现了对他的敬仰和肯定。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庄泉伯检察为先安抚请升堂偈

近来学佛人,少见不颠倒。

唯务资谈柄,弃大而就小。

昧却直截事,外边打之绕。

毕竟那一著,何曾得分晓。

独有庄居士,真实没虚矫。

断除烦恼根,烈火烧乾草。

心地既安然,魔境岂能扰。

任尔闹浩浩,我常静悄悄。

末后示真归,如脱破布袄。

加趺入禅定,皓月临清沼。

透过生死关,击碎无价宝。

刚正大丈夫,一了一切了。

形式: 偈颂

朱主簿请赞

庞老曾升马祖堂,西江吸尽更无双。

而今妙喜朱居士,觌面分明不覆藏。

形式:

江令请赞

渠本宣州人,生缘在宁国。

前不尊释迦,后不敬弥勒。

家贫无饭噇,出家去投佛。

行脚走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参临济禅,便作白拈贼。

眼里有瞳人,肚中无点墨。

还如跛阿师,说得行不得。

形式:

竹庵圭和尚赞

赞叹竹庵也是妙喜,骂詈竹庵也是妙喜,赞之骂之各有所以。

赞之者为渠具衲僧正眼,骂之者为渠浸在醋瓮里。

或曰如竹庵之为宗师也,不可赞不可骂。

精金美玉自有定价,赞之骂之徒增话把。

妙喜闻之笑而不答,但拊掌叩齿三下,从教渠赞龟打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