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凌云寺二首(其一)

闻说凌云寺里苔,风高日近绝纤埃。

横云点染芙蓉壁,似待诗人宝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听说凌云寺中有青苔生长,那里的风高日朗,远离尘埃。
墙壁上云彩般的图案描绘着芙蓉,仿佛在等待诗人的如玉明月的到来。

注释

凌云寺:一座寺庙的名字,可能位于高处。
苔:青苔,一种植物,常生长在古老或阴暗的地方。
纤埃:极微小的灰尘。
芙蓉壁:装饰有芙蓉图案的墙壁。
宝月:比喻明亮的月光,也象征诗人的才华。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寺幽静景象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闻说凌云寺里苔,风高日近绝纤埃。"

这里描述了远离尘嚣、隐藏在山林间的凌云寺,寺内长满了苔藓,显示出一派静谧与自然和融。"风高日近"四字则营造了一种秋末或冬初的景象,天气清冷,阳光淡远,而尘埃似乎也随之减少,空气更加清新。

"横云点染芙蓉壁,似待诗人宝月来。"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寺中某一处特定景致的描绘。"横云点染"形象地表达了云彩飘逸、轻抚过墙壁的情景,而"芙蓉壁"则可能指的是寺院内用芙蓉花装饰的墙面,或者是芙蓉盛开的墙下。最后一句"似待诗人宝月来"则透露出诗人对这静谧美好的期待,或许是等待一个明亮的好时光,以便欣赏这绝妙的景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建筑环境的精细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收录诗词(93)

薛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女诗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墓

  • 字:洪度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约768~832年

相关古诗词

赋凌云寺二首(其二)

闻说凌云寺里花,飞空绕磴逐江斜。

有时锁得嫦娥镜,镂出瑶台五色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筹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酬文使君

延英晓拜汉恩新,五马腾骧九陌尘。

今日谢庭飞白雪,巴歌不复旧阳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酬吴随君

支公别墅接花扃,买得前山总未经。

入户剡溪云水满,高斋咫尺蹑青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