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一)

高堂列绮席,宾御何委蛇。

粲粲金芙蓉,春葩照蛾眉。

檀槽起清籁,铁拨弦鹍鸡。

祇闻筵中曲,不闻曲中词。

萧萧青冢魂,化作秋雁归。

玉关去时泪,点点湿朱丝。

岂知哀怨情,及此欢笑期。

弹者锦缠头,听者金屈卮。

但令今人乐,不惜古人悲。

形式: 古风

翻译

高堂之上摆设华丽的宴席,宾客们仪态万千。
光彩夺目的金色芙蓉花,如春天的花朵映照着女子美丽的眉毛。
琴声从檀木槽中响起,如同铁拨弹奏出鹍鸡般的旋律。
只听见宴会上的音乐,却听不清歌词。
清冷的青冢之魂,化作秋雁回归故乡。
离别玉门关时的眼泪,一滴滴打湿了琴弦。
谁能想到,这悲伤的情怀,竟在欢乐的时刻被触及。
弹奏者得到的是锦缎赏赐,聆听者举杯畅饮黄金酒杯。
只要能让今人快乐,就不在乎古人的悲伤。

注释

绮席:华丽的宴席。
委蛇:形容宾客们姿态各异。
金芙蓉:比喻华丽的装饰或女子美丽的容貌。
蛾眉:女子的眉毛,代指美女。
清籁:清脆悦耳的音乐。
拨:弹奏乐器的工具。
祇:只,仅仅。
朱丝:红色的琴弦,象征珍贵。
哀怨情:悲伤的情感。
欢笑期:欢乐的时刻。
锦缠头:古代赏赐给音乐家的礼物,表示酬谢。
金屈卮:用金制成的酒杯。

鉴赏

这首诗是毛直方的《拟古·其一》,创作时期约在宋末元初。诗中通过对高堂宴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哀伤。

"高堂列绮席,宾御何委蛇。粲粲金芙蓉,春葩照蛾眉。檀槽起清籁,铁拨弦鹍鸡。祇闻筵中曲,不闻曲中词。" 这几句描写的是宴会的奢华与乐音的美妙,但听者却只注意到音乐的旋律,而忽略了歌词中的深意。

"萧萧青冢魂,化作秋雁归。玉关去时泪,点点湿朱丝。岂知哀怨情,及此欢笑期。" 这几句表达的是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悲伤,那些逝去的魂魄化作了秋天归来的雁行,而玉关之行则是泪水点滴,湿润了朱红色的丝线。诗人感慨于过往的哀怨情绪,与现时的欢笑形成对比。

"弹者锦缠头,听者金屈卮。但令今人乐,不惜古人悲。" 最后几句则是对现实的反思,弹奏者头戴锦缠,听者佩带金饰,但愿现在的人能够享受欢乐,不必为过去的人的悲哀而感到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和音乐的描绘,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时光易逝以及人间冷暖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

毛直方(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二)

野色倏已暝,零落沾我裳。

行役悲险艰,仰愧归鸟翔。

羁愁浩难收,壮发日已苍。

远林烟火微,投宿扣村庄。

居人毕刈穫,笑语井臼傍。

问客来何疲,毋乃仕与商。

所慎在出门,奚怨中路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妾薄命

妾肌如玉颜如花,长眉窈窈青山斜。

深闺学成新妇礼,镜鸾不与留年华。

昨朝东邻裁嫁衣,今朝西邻催结缡。

自怜孤灯照春梦,年年风雨梨花时。

不怨父母贫,不恨蹇修拙。

妾生赋命自坎壈,底用閒情写红叶。

千丝万丝霜练光,与谁织作云锦裳。

千针万针两黼黻,与谁佩服朝明堂。

吁嗟妾薄命,薄命可奈何。

失时还自羞,失身羞更多。

妾宁失时无失身,平生分定月下绳。

但把贞心守贞色,肯信婵娟解误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泥滑滑

泥滑滑,日已西。

泥深屦滑涴征衣,征衣涴尽不肯归。

分明数声行不得,请君更听鹧鸪啼。

形式: 古风

独骏图

连天苜蓿青茫茫,盐车鼓车纷道傍。

肉騣汗血不可常,权奇倜傥晦若藏。

五之六之无留良,如此独步何堂堂。

日三品豆慎所尝,天闲逸气谁能量。

一尺之箠五尺缰,了与辔络俱相忘。

大仆御直俨冠裳,庭前榻上婉清扬。

有诏有诏且勿忙,一洗凡马銮锵锵。

我观此图笔意长,欲言尚寄田子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