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成都即事》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通过对成都春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慨。
首联“春风岁岁少城隈,人物消沈若浪摧”,开篇以春风为引,描绘出成都城隅在春风中的景象,暗喻历史人物的兴衰沉浮,如同波涛中的浪花,难以持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历史的变迁比作自然界的风浪,形象地表现了世事无常。
颔联“花鸟未忘词赋客,江山曾识伯王才”,进一步深化主题。花鸟仿佛记得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江山也曾识得英雄豪杰的非凡才能。这两句通过花鸟和江山的拟人化,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人才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颈联“三更井鬼星辰现,五月岷峨雪水来”,描绘了夜晚的井鬼星与五月岷山的雪水,展现了成都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
尾联“惆怅卧龙招不起,雨声空过读书台”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借诸葛亮(卧龙)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无法再起的遗憾与惋惜之情。同时,“雨声空过读书台”一句,既是对诸葛亮未能实现其宏伟抱负的感慨,也是对当前时局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