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宝胜主僧

木落山重重,溪长雨霏霏。

云惨伤客容,风饕裂征衣。

我行已千里,恨无羽翰飞。

倒帆近古寺,烟钟深翠微。

明轩快远目,俛仰涵清辉。

上人惠休辈,道眼与世遗。

匡床竹火炉,翛然自忘机。

馀生尚奔迫,所遇非所依。

天地兵革满,乡关音信稀。

拊膺坐长啸,岁晚将安归。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叶飘零,山峦重叠,溪水潺潺,细雨绵绵。
乌云低垂,仿佛映照出旅人愁苦的脸庞,强风吹过,几乎撕裂了行人的衣物。
我已经跋涉千里,遗憾的是没有翅膀能飞翔。
船帆倒转,靠近那古老的寺庙,钟声在翠绿的山色中回荡。
明亮的窗户让视野开阔,抬头低头间都能感受到清冷的月光。
高僧如惠休,他们的眼界超脱世俗,心无杂念。
简陋的床铺旁,竹火炉燃烧,我在这里忘却尘世烦恼。
余生仍奔波劳碌,所遇之人并非心灵归宿。
天下战乱四起,家乡的消息愈发稀少。
抚胸长叹,面对年末,不知何处才是归宿。

注释

木落:落叶。
山重重:重叠的山峦。
霏霏:细雨连绵。
云惨:阴沉的云。
伤客容:映照出旅人的愁容。
风饕:强风。
羽翰:翅膀。
飞:飞翔。
倒帆:船帆倒转。
古寺:古老的寺庙。
翠微:翠绿的山色。
明轩:明亮的窗户。
涵清辉:感受清冷月光。
惠休辈:如惠休这样的高僧。
道眼:超脱世俗的眼光。
匡床:简陋的床铺。
翛然:超然物外。
奔迫:奔波劳碌。
非所依:非心灵归宿。
兵革满:战乱四起。
音信稀:消息稀少。
拊膺:抚胸。
岁晚:年末。
安归:何处归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深山之中,感受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首句“木落山重重”勾勒出一片沉郁的秋色,随后“溪长雨霏霏”则更增添了一份湿润与阴冷。接着,“云惨伤客容”,云雾笼罩着旅人的面庞,让人不禁感到一种凄凉。而“风饕裂征衣”,风的侵袭让行者的衣服四处开裂,显现出旅途中的艰辛与寒冷。

诗人在此环境中自言“我行已千里,恨无羽翰飞”。千山万水,旅程漫长,而心中却充满了对自由翱翔的向往,无奈身为凡躯,无法如鸟儿般飞跃。诗人的情感随着“倒帆近古寺”而转折,这里倒帆可能象征着停歇与休憩,而“烟钟深翠微”则让人联想到一种超然世外的宁静。

接下来的“明轩快远目,俛仰涵清辉”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之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沉思。而“上人惠休辈,道眼与世遗”则显示出诗人对于高僧或智者的尊敬,他们的智慧如同照亮尘世的一盏明灯。

“匡床竹火炉,翛然自忘机”写出了诗人在简陋的住所中,以竹火取暖,却也能找到一种超脱尘嚣的宁静。然而,“馀生尚奔迫,所遇非所依”表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

最后,“天地兵革满,乡关音信稀”描绘出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而“拊膺坐长啸,岁晚将安归”则是诗人在此乱世中,仍然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态,期待着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归宿。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高老

野寺何所有,梅花如玉盆。

客愁浩如许,我声已载吞。

大士坐丈室,燠若阳谷温。

从来第一义,入耳简不烦。

不谓兵火馀,见此祇树园。

仰沐方外契,蔼然风味存。

我诗如废井,已涸宁有源。

又如既老马,力尽不复奔。

空馀浩然气,踵见常焞焞。

熊经非我事,讵以胎息论。

蒙庄岂达者,区区说鹏鲲。

何如柳下惠,坐令薄夫敦。

殊方对节物,凄断游子魂。

山晚云欲雪,阴风树雅翻。

不见柴桑翁,此意无语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赠彭表臣才臣

我交半天下,颇接金石友。

相逢便论心,已别更回首。

三年厄兵火,水陆东南走。

风餐近波浪,露宿薄林薮。

庐陵信名邦,昔贤犹见取。

水南遇彭子,门巷似无帚。

胸中有泾渭,如镜不受垢。

呼儿具杯盘,物物皆可口。

新青撷嘉蔬,大白酾旨酒。

使我忘身世,不复问升斗。

茫茫四海内,二子可与久。

我昔当少年,摆落谢纷纠。

老来龃龉事,在十常八九。

尚倚笔锋劲,恃此或不朽。

飘零欲何归,故国生藜莠。

无乃造物意,穷途一假手。

丹枫作初寒,客袂不掩肘。

冥冥甲子雨,山远似无有。

试问夜归舟,网中得鱼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题萃清阁

南柯一梦还,不待黄粱熟。

脱身解印绶,矫迹回林麓。

珂声绕危磴,旆影照飞瀑。

殷殷倚岩峰,艳艳穿篱菊。

佛宫古藏胜,释子出迎肃。

轩盈架碧崖,钟磬响虚谷。

好鸟献晴语,幽兰吐寒馥。

少焉耻奔竞,老矣厌羁束。

游宦非养高,勇归乃知足。

啸里藏至音,琴中隐真曲。

注目久无言,呼童取醴醁。

形式: 古风

深静堂

渡水穿云特地来,虚堂深静绝尘埃。

泉流舍下蒲萄色,山作人间翡翠堆。

解箨娟娟新竹长,弄香细细杂花开。

重惟胜饯难为咏,况我初无锦绣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