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久厌侯鲭静室来,卜居邻近钓鱼台。
旧山鹤怨无钱买,新竹僧同借宅栽。
斗酒谁从杨子学,扁舟空访戴逵回。
抽毫有污东阳望,但惜明时老涧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筠的作品,题目为《题林处士肥上新屋壁》。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
"久厌侯鲭静室来,卜居邻近钓鱼台。"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厌倦,以及选择一个靠近钓鱼台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隐居之所。这里的“钓鱼台”常常是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象征,表明诗人渴望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旧山鹤怨无钱买,新竹僧同借宅栽。"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他与自然的关系。“旧山鹤”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之地的自然风光,而“新竹僧同借宅栽”则显示出一种简朴而和谐的生活状态,诗人与僧人共同在这个地方种植竹子,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认同。
"斗酒谁从杨子学,扁舟空访戴逵回。" 这两句中的“斗酒”和“扁舟”都是古代文人的生活写照,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而“杨子”和“戴逵”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隐逸典范。
"抽毫有污东阳望,但惜明时老涧才。"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被世人认知的感慨。“抽毫”意指提笔作文,而“东阳望”可能是诗人所居之地的景致。“但惜明时老涧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事已高、才华将逝的无限惆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不详
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碧树阴浓扣砌平,华亭归梦晓频惊。
仙经若未标奇相,琴操何因寄恨声。
养气自怜鸡善胜,全身却许雁能鸣。
芝田玉水春云伴,可得乘轩是所荣。
霜晓月仍残,桐疏凤更单。
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
冻合仙槎路,薰馀侍史兰。
那知荀奉倩,体薄不胜寒。
需云分渥泽,禊饮恣欢游。
缇幕侵晨设,兰泉对席流。
蕙肴清萐莆,玉醴湛金瓯。
春服萋萋盛,光风滟滟浮。
桐华秾竞发,莺语巧相求。
妙曲新声合,斜阳醉未休。
麝裂初难和,乌惊每易伤。
荡舟殊不禁,奔月可能防。
洛浦多遗翠,秦楼滞采桑。
飞蛾攒扣烛,绿鸭斗银塘。
夜合花含雾,宜男草带霜。
琅玕馀旧贯,须要凤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