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四)代寿直院陈文昌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

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

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

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几年简在吾君。

便须把诗书开太平。

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

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

金罍举,对春风九十,岁岁平分。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书房内外的宁静与雅致,诗人在描述自己或某位学者阅读和著述的场景。"今代清流"开篇便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北斗以南,文昌一星"则是指代陈文昌院中的一颗明亮的星宿,象征着学问的光辉。

"对露门进读"表明诗人是在早晨露珠未干之时就开始阅读,这是一种勤奋好学的态度。"銮坡演翰"则形容书写时笔尖在纸上的流畅,而"琐闱批敕,宝牒成文"展示了诗人对文字的细致处理和作品的完美。

接下来几句"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显示出诗人的学识渊博与审慎的文学态度。"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则是对某位才华横溢之士的赞美,其文采如同冰清玉洁,令人羡慕。

"几年简在吾君,便须把诗书开太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世的渴望,以及希望通过文学来达到这一目的。"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则是在反思过去的功业与现在的处境,显得有些淡然与孤傲。

最后几句"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金罍举,对春风九十,岁岁平分"描绘出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享受春天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希望能够长久地保持文学创作的热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颇具个人风格与时代特色的佳作。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四)送章漕赴诏

极目江涛,不有人焉,其能国乎。

伟故家风烈,激扬手段,平生践履,精密工夫。

冰漕功成,月卿召入,小却犹当登从涂。

斯行也,非纪纲省闼,定尹京都。猗欤。愿疾其驱。

弹指顷暑收秋又初。

向玉阶方寸,亲承温问,金城十二,细述嘉谟。

苕霅船边,藕花香里,念人在洞庭青草湖。

它年事,约携东老酒,附洛英图。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四)饯邓季谦赴班

揽秀岷峨,著鞭江淮,诸公所奇。

对塞垣烟淡,相随弓剑,城楼月落,几共灯棋。

驿柳摇黄,溪桃涨绿,稳趁春风度玉墀。

亨衢去,看紫微红药,太乙青藜。孤山若放梅时。

莫忘却扬州曾有诗。

怅英游难驻,堪怜只影,中年易感,祗付双眉。

珍重交情,勉旃时用,回首岫云从此归。

能相忆,有好音遗我,在水之湄。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二)甲辰饯尤木石赴九江帅

大江之西,康庐之阴,壮哉此州。

有舳舻千里,旌旗百万,襟喉上国,屏翰中流。

弹压鲸波,指麾虎渡,著此商川万斛舟。

青毡旧,看崇诗说礼,缓带轻裘。十年泉石优游。

久高卧元龙百尺楼。

正九重侧席,相期岩弼,一贤砥柱,聊试边筹。

了却分弓,归来调鼎,得见茂洪何复忧。

谈兵暇,问琵琶歌曲,无恙还不。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三)甲辰寿王总侍

北固台端,南渡后来,无此伟人。

自从容佐鼎,光华揽辔,几年中外,属目经纶。

万灶炊烟,千艘漕雪,手整江淮如掌平。

诗书效,看马腾士饱,酒好兵精。平生。馀事功名。

岂管葛诸人能拟伦。

暂牙筹游戏,小淹惟月,金瓯注想,便合为霖。

沆瀣一襟,风流八咏,秋入诗坛如许清。

为公寿,有黄花不老,长伴香名。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