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旧琴

松月潮声,蕙烟人影,幽兰袅入新词。

流水年芳,缃囊暗换蛛丝。

前身酒病狂中散,论风怀,焦尾方知。

甚吴桐、寸寸冰纹,画壁愁窥。

起来还按湘妃谱,奈神蛟倦舞,锦荐寒欺。

秋老文园,潇潇碧敛梧枝。

春弦只被柔荑误,把几行、金雁差池。

听清商,款款调来,可似年时。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此诗《高阳台·旧琴》由清代诗人孙鼎臣所作,以“旧琴”为题,描绘了琴声与自然之美的交融,以及琴声背后的情感与故事。

开篇“松月潮声,蕙烟人影,幽兰袅入新词”,以松、月、潮、蕙、人、影、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意境,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幽兰的香气与新词的韵律交织在一起,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和情感。

接着,“流水年芳,缃囊暗换蛛丝”,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巧妙结合,流水带走了年华,而缃囊中的蛛丝则象征着岁月的痕迹,细腻地展现了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脆弱。

“前身酒病狂中散,论风怀,焦尾方知”,这里运用典故,借前人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酒病狂散,或许是指过去的生活状态或情感经历,而“焦尾”则是对古琴的比喻,通过与风怀的对话,诗人似乎在与过去的自己进行心灵的交流。

“甚吴桐、寸寸冰纹,画壁愁窥”,吴桐的冰纹,不仅描绘了琴面的美丽,也暗示了琴声的冷寂与哀愁。画壁的愁窥,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他透过画壁,窥视着内心的忧郁与孤独。

“起来还按湘妃谱,奈神蛟倦舞,锦荐寒欺”,湘妃谱是古代音乐曲谱,神蛟倦舞则表达了琴声的疲惫与无奈,锦荐寒欺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与凄凉,整个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悲凉。

最后,“秋老文园,潇潇碧敛梧枝”,文园的秋天,梧桐枝叶的凋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衰败,给人一种深深的感慨。

“春弦只被柔荑误,把几行、金雁差池”,春弦本应充满生机与活力,却被柔荑(女子的手)误了,金雁差池则暗示了情感的错乱与失落,整个画面充满了遗憾与惋惜。

“听清商,款款调来,可似年时”,清商是指清雅的音乐,款款调来则表达了音乐的温柔与细腻,可似年时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历史典故、情感抒发等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35)

孙鼎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凄凉犯.旧扇

冷萤闪入帘旌暗,梧阶骤雨初歇。

篝香散尽,怀中宛转,旧时圆月。秦鸾影绝。

剩一角、青缯山活。问秋风、今生那日,再与片时热。

密密湘东字,翠墨秋毫,素纨愁滑。

郁金未涴,忆针楼晚凉时节。

容易经年,清梦断、桃笙如雪。

更谁禁枕畔络纬,语切切。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望海潮.珠江月

锦帆十幅,牙樯百万,连江滉漾波清。

蜃市乍收,骊宫正满,一轮火齐初晴。风定暮潮平。

早山楼水阁,齐上华灯。

银甲弹筝,金鱼贳酒唤娉婷。无端触忤愁生。

自骑羊仙去,碧汉无情。

翠羽暗销,素馨零落,花田一片青青。

往事已消凝,剩几行珠泪,鲛帕盈盈。

那更春江花满,重听蜑歌声。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汉宫春.扇子湖春望

风软于绵,荡亭台一水,绿影如烟。

遥看雉场草浅,莺榭花连。

春人未识,试青骢、杨柳堤前。

谁更把、金鱼换酒,玉尊闲款芳年。

回望五云生处,已禁钟初过,万树阴圆。

沈沈凤楼十二,复道高悬。

蓬山事少,但微听、宫漏遥传。

早又是、鸣珂散直,来寻鸥鹭湖边。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倦寻芳慢

淡烟罨柳,微雨催花,深院春早。

燕子飞来,帘卷昼长人悄。

沈水熏炉香渐减,远山眉黛愁难扫。

怕黄昏,便黄昏时节,也难挨到。

盼暝色、高楼初上,铜楼无声,银烛低照。

满架蔷薇,还倚月儿低袅。

曲枕频移眠不稳,罗衾乍展寒犹峭。

甚今宵,数残更,梦儿偏少。

形式: 词牌: 倦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