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千岩杂谣

中散平生七不堪,凤麈时时伴燕谈。

道士有神传火枣,故人无字入云蓝。

雨凉竹叶宜三酌,日落荷花倚半酣。

极欲扁舟南荡去,冷鸥轻燕略相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一生中散漫无常,常常与朋友闲聊
道士传授神奇的火枣秘法,老友却无书信寄来
雨后竹叶清凉适合浅酌三次,夕阳西下荷花半开时最适合微醉
我极度渴望乘舟南下漂泊,与冷鸥、轻燕相伴

注释

中散:形容生活散漫,不拘一格。
凤麈:比喻高雅的交谈,如凤凰和麈尾。
燕谈:闲聊,朋友间的交谈。
道士:指修道之人。
火枣:可能指道教中的神秘药草或秘法。
云蓝:古人书信的代称,此处指友人的书信。
雨凉竹叶:雨后的竹叶清新凉爽。
三酌:多次饮酒。
日落荷花:傍晚的荷花景色。
扁舟:小船。
南荡去:向南航行。
冷鸥轻燕:冷冽的海鸥和轻盈的燕子。
略相谙:稍微熟悉,略有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次韵千岩杂谣》,以次韵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友情谊的怀念。首句“中散平生七不堪”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中散”自比,意指不愿受俗务束缚。接下来的“凤麈时时伴燕谈”描绘了与高雅之人的交谈,如同凤凰之羽扇与燕雀共语,显得超凡脱俗。

“道士有神传火枣”一句,通过道士的形象,寓言式的表达了某种神秘力量或知识的传承,而“故人无字入云蓝”则表达了对远方故友的思念,以及无法书信往来的遗憾。诗人借雨后竹叶的清凉和日落荷花的美景,寄托了自己在酒后的惬意心情,“雨凉竹叶宜三酌,日落荷花倚半酣”。

最后两句“极欲扁舟南荡去,冷鸥轻燕略相谙”,诗人渴望乘舟南行,远离尘嚣,与自然中的冷鸥轻燕为伴,寻求一种更为纯粹的宁静和知音的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姜夔诗词中常见的清空骚雅风格。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寄上郑郎中

梅根东望九华云,中有风流衣绣人。

名下一生劳梦想,尊前数语倍情亲。

节旄在道催归汉,花鸟留君且作春。

见说祥风挟时雨,故园松菊亦精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左真州还长沙

吴儿牵挽醉莼鲈,今日西归略自如。

别路冷云随驿马,望乡乔木记吾庐。

湘中花月偏怜酒,淮左儿童待拥车。

凡我旧游君更历,橘洲相见讶无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乍凉寄朴翁

前日松间步屧归,更将荷叶障秋晖。

如今城里抛团扇,应是山中试裌衣。

水有秋容莲渐少,树含凉气鸟慵飞。

炎天既懒趋城市,从此尤须恋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张平甫哀挽

将军家世出臞儒,合上青云作计疏。

吴下宅成花未种,湖边地吉草新锄。

空嗟过隙催人世,赖有提孩读父书。

他日石羊芳草路,弟兄来此一沾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