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惠山练师竹轩

子猷喜种竹,太白喜乘月。

俛仰云泥间,胜事俱清绝。

况乃吾庐幽,风烟浩一丘。

竹虚能受月华白,月白能牵竹翠浮。

不应玉垒李太白,长对山阴王子猷。

未携花下一壶酒,已登残夜水明楼。

人间好景四并难,无如月下春琅玕。

影摇金锁碎,光动剑芒寒。

魂醒耿不寐,哦诗坐长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袁植所作,题为《题惠山练师竹轩》。诗中描绘了竹林与月色交织的美景,以及诗人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首句“子猷喜种竹,太白喜乘月”,以古代两位文人雅士王徽之(字子猷)和李白(字太白)对竹与月的喜爱,引出下文对竹林月色的描绘。接着,“俛仰云泥间,胜事俱清绝”表达了在竹林与尘世间的对比中,清雅之事的绝妙之处。

“况乃吾庐幽,风烟浩一丘”进一步渲染了竹轩所在环境的幽静与广阔,仿佛置身于一片浩瀚的风烟之中。接下来的“竹虚能受月华白,月白能牵竹翠浮”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竹林,竹叶在月光下泛起的白色光泽,以及月光与竹色相互映衬的景象。

“不应玉垒李太白,长对山阴王子猷”一句,将诗人自己与历史上的两位文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竹林月色美景的向往与共鸣。随后,“未携花下一壶酒,已登残夜水明楼”则展现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闲适与自在,即使没有酒伴,也能独自登楼赏月。

最后,“人间好景四并难,无如月下春琅玕。影摇金锁碎,光动剑芒寒。魂醒耿不寐,哦诗坐长叹”几句,总结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之情,以及在月光下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深沉。月光下的竹林如同春天的琅玕,其影子摇曳,光芒闪烁,令人心醉神迷。诗人被这美景唤醒,无法入眠,只能坐下来吟诗,表达内心的感慨与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袁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惠山次韵蒋叔任观溪涨

烟曳平川上,云屯翠岭头。

雨淫成大浸,堤溃失安流。

地入三吴窄,山馀九陇浮。

不应昏垫后,始用济川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惠山一首

挐舟到山寺,诗句偶缘情。

山自锡无后,寺因泉有名。

楼阴回夕景,树色向冬荣。

就水别茶味,全胜它处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二妃庙

苍梧杳霭迷遐躅,晚云愁入修眉绿。

薰风不动五弦空,清血斑斑在山竹。

形式: 七言绝句

古郡荒藉驿舍卑,岁华羁思两依依。

晓寒破暝清霜凛,暮色笼烟落月微。

风物未谙惟近药,暄凉无定只更衣。

形式: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