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一)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长满蓼花的岸边,风里飘来橘柚浓浓的香,我伫立在江边远眺,楚天寥廓,江水滔滔流向东方。那一片远去的孤帆,在水天交汇处泛起一点白光。
我的目光追随着飞去的鸿雁,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思绪有如不尽的江水,随着茫茫的江涛漂荡。秋的红兰,江的碧波,一定会让他怀念深情的潇湘。

注释

蓼岸:开满蓼花的江岸。
蓼,红蓼,秋日开花,多生水边。
橘柚:橘和柚两种果树。
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
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片帆:指孤舟。
孤光:指片帆在日光照耀下的闪光。
征鸿:远飞的大雁,此喻离别而去的亲人。
杳杳:深远貌。
兰红:即红兰,植物名,秋开红花。
江淹《别赋》:“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催霜。
”忆潇湘:比喻分别在天涯的亲人,相互在殷切地思念着。
传说舜南巡时,其妃娥皇、女英未同行,她们深感不安,随后赶去。
在洞庭湖畔时,闻舜已死,悲痛不已,溺于湘水而死。

鉴赏

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景图。蓼岸,即生长着蓼草的河岸,常见于南方水乡,风中带有橘柚的清香,营造出一片宜人的田园意境。"江边一望楚天长"则表达了诗人对辽阔天际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楚天"在这里不仅指地理上的楚地,更蕴含着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片帆烟际闪孤光"描写了一艘小船在迷离的烟水中前行,其帆上映照着淡淡的阳光,显得分外寂寞而又引人遐想。接下来的"目送征鸿飞杳杳"则是诗人用眼睛追随远去的大雁,"杳杳"形容大雁飞行时的声音,既传达了诗人的惆怅,也映射出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

"思随流水去茫茫"表露了诗人心中的无限哀愁和对远方的向往。"兰红波碧忆潇湘"则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深情。"兰红"指的是水中的荷花,"波碧"形容水面的清澈,而"忆潇湘"则是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作在意境上追求一种超脱和空灵,同时又不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象。

收录诗词(88)

孙光宪(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二)

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

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魂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三)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重工,堕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沾金靥子,残香犹暖绣熏笼,蕙心无处与人同。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四)

揽镜无言泪欲流,凝情半日懒梳头,一庭疏雨湿春愁。

杨柳祗知伤怨别,杏花应信损娇羞,泪沾魂断轸离忧。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五)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