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夏崇真馆,疏帘洒静便。
支颐推万古,止息契重玄。
月窟窗如雪,天瓢酒似泉。
主人怜老客,下榻不曾悬。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崇真馆中静坐赏景的情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首句“长夏崇真馆,疏帘洒静便”点明地点与时间,崇真馆在长夏时节,疏帘轻洒,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支颐推万古,止息契重玄”两句,诗人以支颐的姿态思考着历史的深远与宇宙的奥秘,表达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感悟。随后,“月窟窗如雪,天瓢酒似泉”描绘了月光透过窗户如雪般洁白,而想象中的天瓢酒则如同清泉般甘醇,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内心的愉悦。最后,“主人怜老客,下榻不曾悬”则体现了主人对老客的关怀与尊重,即使是在简陋的条件下也愿意提供舒适的住宿,这种人情味增添了诗作的人文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不详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帝京环陆海,平野接冰天。
龙吐青林火,狼沈紫塞烟。
风花秋黯澹,云叶雨连绵。
昔日君臣意,深符卜洛年。
宝阁凌空涌,金壶映日黄。
梵音通朔漠,法曲广伊凉。
御榻惟经帙,宫炉独篆香。
吾皇清净德,银管愿垂芳。
高下云中树,疏明雪外山。
坡凹茅结屋,岭转水回湾。
禁路分驰道,沙场当内闲。
通明风露冷,时许侍清班。
晨起仪台立,烟青望眼迷。
草低鹰侧目,车逼马回蹄。
风劲弓弦直,泥融柱础低。
蚊蝇深敛迹,麈尾不须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