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客梦初回酒正醒,揽衣行步月华明。

心怀桂玉思乡土,身寄江湖忆弟兄。

桂子风清秋满树,藕花露冷夜三更。

自怜天上灵槎远,时见银河几曲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不寐》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难以入眠时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客梦初回酒正醒”,诗人刚刚从梦中醒来,酒意尚未完全消散,透露出一种半醉半醒的状态,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揽衣行步月华明”一句,诗人起身行走于明亮的月光之下,月色如水,映照着他的身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心怀桂玉思乡土,身寄江湖忆弟兄。”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桂玉在这里象征着珍贵的事物或美好的回忆,而“身寄江湖”则暗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与“忆弟兄”形成对比,强化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桂子风清秋满树,藕花露冷夜三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美景:桂花在清风中轻轻摇曳,满树皆是金黄;荷塘中的荷花在冷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这样的景致既美丽又略带凄凉,与诗人内心的孤独相呼应。

最后,“自怜天上灵槎远,时见银河几曲横。”诗人将自己比作传说中的“灵槎”,即能飞往天上的神木,但现实却是遥不可及,只能偶尔望见银河的曲折蜿蜒。这一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梦想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也有对自由与梦想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地理先生赵思立

先生真是地行仙,来住人间九十年。

对酒有时招鹤舞,寻山何处访牛眠。

黄花满圃秋容淡,白发盈簪雪色鲜。

闻说青囊多有验,不知今日有谁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星岩

六丁何年开翠岑,穹窿石室高千寻。

烟生丹灶火常在,花落碧桃春又深。

倚岩怀古成浩叹,扫壁题诗还自吟。

日华月华去已远,玉笛谁能传妙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琴鹤轩为宜山孙大尹赋

林下轩居无限清,虚棂面面常不扃。

孤桐三弄晚风细,老鹤一声秋月明。

高山流水谁解听,玄裳缟衣真有情。

可怜清献去已久,独羡使君能擅名。

形式: 七言律诗

小柏

小柏堂前数十科,风来翠色已婆娑。

栽培岂但膏腴美,长养偏承雨露多。

弱干渐成龙虎势,乔松拟结凤凰窝。

他时特立青霄上,霜雪纷纷奈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