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中过余山中言及乱时所遭赋此为赠

衣冠早日见升平,谈论雍容接老成。

已?图书归劫火,偶从锋刃得馀生。

大裘千丈仁人志,九食三旬达士情。

共看寒梅开腊后,东风渐转北枝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汸在战乱之后,重逢友人并回忆过往的经历。首句"衣冠早日见升平"表达了对往昔社会安定的怀念,"谈论雍容接老成"则展现了与老一辈文人儒雅交谈的场景。诗人曾经历战火,"已?图书归劫火"暗示书籍被战火焚毁的不幸,但他凭借勇气"偶从锋刃得馀生",得以幸存。

接下来的诗句"大裘千丈仁人志,九食三旬达士情",通过"大裘"和"九食"这两个意象,赞美了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和坚韧精神。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寒梅开腊后"的景象,象征着即使在艰难时期,他们仍能保持坚韧和希望,期待"东风渐转北枝荣",寓意春天的到来和时局的好转。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和平与文化的珍视。

收录诗词(152)

赵汸(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除夕赠倪明善程仲元

旧交谁可共残编,乱后相逢意惘然。

肯伴岁除怜我病,欲传家学识君贤。

治身土苴知何晚,涉世风帆愧不前。

莫叹长镵逢积雪,清谈相与度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别仲本

同上危峰雪满衣,云飞川泳总真机。

图中太极谈何易,纸上先天理亦微。

未达阴阳宁有道,不明悔吝岂知几。

敢忧岁晚忘师友,朴学常忧与愿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叶中茂过访见贻四章(其一)

早识长材叹陆沈,逢时况复重南金。

少年漫说从军乐,志士常怀报国心。

已见奇功书幕府,每传佳句到山林。

孤灯偶共抽青简,夜雨寒窗感慨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叶中茂过访见贻四章(其二)

久知富贵等云浮,漫自空山擅一邱。

志定不辞沟壑辱,身閒亦抱古今愁。

每怜山色频移杖,为惜蟾光独上楼。

荷子远来同寂寞,茯苓黄菊总堪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