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旧居时的感慨与心境。首句“昔别草堂在,重来白发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诗人离开草堂时还是青丝满头,如今归来已是白发苍苍。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着,“晓窗檠自短,夜雨榻犹陈”两句,通过描写清晨窗户前的灯架变短和夜晚雨中床榻依旧,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不变与时间的流逝。灯架变短象征着岁月的消逝,而床榻犹陈则暗示着草堂的环境依旧如初,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猿鹤识吟客,琴尊宜故人”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猿、鹤视为诗人知音,琴、樽则是与老友相聚的象征。这不仅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猿鹤的识人,琴樽的适宜,都充满了诗意,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氛围。
最后,“梅花还其笑,不厌野夫贫”两句,以梅花的“笑”回应诗人的归来,既是对诗人情感的呼应,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赞美。梅花不因环境的贫寒而改变其本色,反而以其独特的美丽给予诗人以慰藉。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歌颂,也是对坚韧不拔、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的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返旧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态度的人生态度。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