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

戊午九月十,汹汹群寇生。

疋枹与赤水,参会童石氓。

烹牛饫凶竖,剚人谄妖灵。

长驱无龃龉,四境腾沸羹。

野庐竞趋察,廛市争奔城。

啼号震暮夜,阴气昏冥冥。

携持半箱筥,扛舁及瓮罂。

鸡豕头骈阗,胁息惊吞声。

宇内同一胞,何事起搀枪。

据险恶氛聚,血牙馀种狞。

原岭迤巢穴,习斗惟轻生。

掷首视为戏,揭竿谁敢撄。

父老谓曩日,草窃恣横行。

郡将出奇计,一剿诸峒平。

老熊痛已定,悍虎谋方兴。

若非急讨捕,终难保桑耕。

官兵驻大曷,警报驰飞星。

探旗逼军旅,登城罗义丁。

菱角隐阨塞,松明通晓更。

山前号令肃,铃阁筹算精。

疋马熟往来,老稚倚以宁。

溪潜鳞且遁,林散翼亦惊。

顾予久放逐,逢此增伶俜。

夜寝不忍睫,朝餐何所营。

无垢画火攻,坐令妖祲清。

孰谓毛锥钝,不逮蝥旗登。

形式: 古风

翻译

戊午九月十日,乱贼四起
军队与赤水会合,百姓如童石般无助
烹煮牛肉款待恶徒,献媚于邪恶之灵
大军畅通无阻,四方动荡如同沸汤
乡野之人争相逃往观察,市井之人奔向城池
哭喊声震动夜晚,阴霾笼罩天际
人们携带家当,搬运酒坛
鸡猪满地,恐惧无声
天下皆同胞,为何战火纷争
占据险要之地,残暴之气弥漫
匪帮占据山岭,视战斗为生存之道
首领视死亡为游戏,无人敢反抗
老人忆往昔,盗贼横行无忌
郡守施展奇策,荡平各部
强敌虽定,但余党仍在图谋
若非紧急征讨,难以保全农耕
官兵驻扎大曷,警报如流星传递
旗帜逼近军队,集结义兵
道路险阻,松明照明
山前号令严明,指挥中心精细筹划
马匹熟悉来往,老幼依赖安宁
溪流中的鱼藏匿,树林中的鸟惊飞
我长久流离失所,此刻更加孤苦
夜晚难眠,早晨无心用餐
以火攻战术清除妖孽,使世界清净
谁说笔墨无能,不及战旗显威

注释

汹汹:形容混乱或喧闹。
疋枹:军队。
赤水:河流名。
童石:比喻百姓无知无措。
凶竖:恶徒。
妖灵:指邪恶的力量。
龃龉:冲突。
腾沸:形容动荡不安。
野庐:乡村房屋。
胁息:屏住呼吸。
搀枪:引起战争。
据险:占据险要地势。
警报驰飞星:紧急信号快速传递。
探旗:侦察信号。
菱角:地形障碍。
鳞且遁:鱼儿隐藏起来。
伶俜:孤独、困苦。
忍睫:难以入睡。
画火攻:用火攻战术。
毛锥:毛笔。
蝥旗:战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乱的景象,群寇猖獗,人民遭受涂炭。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烹牛饫凶竖”、“剚人谄妖灵”、“啼号震暮夜”等,表现出战争中的惨烈和恐怖,以及民众的无奈与逃亡。在这首充满强烈情感和视觉冲击力的诗中,作者似乎在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于平和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先生像赞.东莱吕成公

探微极深,经纬万象。不显其杰,沈潜直养。

体立同著,惟和且平。甘雨润泽,古井渊渟。

形式:

四先生像赞.南轩张宣公

玉质金相,卓尔良贵。有鉴在心,明利与义。

大原斯阐,维世之模。表里不贰,皇皇圣途。

形式:

四先生像赞.晦庵朱文公

天振斯文,紫阳木铎。博详反约,是继绝学。

日月昭炳,揭之以行。閒居野服,身屈道亨。

形式:

四先生像赞.象山陆文安公

卓学迈伦,居超径诣。观我灵龟,以烛来世。

展矣君子,克广厥居。澄然自得,春风咏归。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