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溪书屋歌

绵州城东结书屋,秋晚芙蓉花簇簇。

主人他日一归来,手检牙签三万轴。

花谢花开清梦遥,主人执法立中朝。

门前不植渊明柳,观里曾歌禹锡桃。

主人怀思客赋诗,此是诸郎擢第时。

西曹法吏春秋笔,东阁儒臣雅颂词。

君不见剑阁巉岩去天近,左右峰峦相控引,回首蓉溪云隐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蓉溪书屋歌》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书屋景象与主人归来的憧憬。诗中以绵州城东的书屋为背景,秋日里芙蓉花簇簇盛开,预示着主人即将归来的情景。通过“手检牙签三万轴”这一细节,展现了书屋藏书之丰富,也暗示了主人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花谢花开清梦遥,主人执法立中朝”,将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与主人的仕途生涯巧妙结合,表达了对主人未来官场生涯的美好祝愿。诗句“门前不植渊明柳,观里曾歌禹锡桃”则运用典故,暗喻主人虽不拘泥于传统文人形象,但依然保持着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

“主人怀思客赋诗,此是诸郎擢第时”一句,点明了书屋不仅是藏书之地,也是文人聚会、交流思想的场所,体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最后,“西曹法吏春秋笔,东阁儒臣雅颂词”进一步强调了书屋内学者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雅的文学创作。

整首诗以蓉溪书屋为载体,不仅赞美了书屋的环境与藏书,更寄托了对主人归来的期待以及对其未来事业的祝福。结尾处“君不见剑阁巉岩去天近,左右峰峦相控引,回首蓉溪云隐隐”以壮丽的山川景象收尾,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寓意着主人归来的路途虽遥远,但终将抵达心中的理想之地。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松棚歌奉次涯翁先生

涯翁壮游尽南东,品题到处皆留踪。

老閒逸事情亦钟,笔底云气成巃嵷。

乾坤奇观此卷中,有歌落落称棚松。

眼前烟雾如郁葱,野无夏屋胡为幪。

胡不梁柱明光宫,君子若人能固穷。

周旋地占五十弓,脱去尘土将腾空。

上辞鹳鹤下蛇虫,天留奇崛当严冬。

实看纠结虚玲珑,蟠根定与东海通。

不然何以游群龙,在渊在陆天机同。

多言莫如图画工,神品妙得吟哦功。

使君骢马缨垂红,偶入野寺披蒙茸。

閒将手剔古苔封,行遍天涯亡是公。

几回世上儿成翁,青云后拥风前冲。

工师过眼徒憧憧,岂复斤斧遭樵童。

松兮如鸟已出笼,时来贵客僧鸣钟。

寻常曲直嗟麻蓬,谁将此物惊盲聋。

涯翁诗成五色虹,突然平地起危峰。

南来吏牍兼诗筒,知音千里如相逢,雅哉淇澳非卫风。

形式: 古风

水北山庄图歌

近来善学孟端画,眼中吾许张临湘。

临湘病后作此幅,树色惨淡山苍苍。

水北山人好事者,要我题诗惠泉下。

秋林逝矣不可招,临湘临湘亦其亚。

菊有黄华夜榻深,长吟偶坐吾玉林。

樽前击节与未已,谁能和以无弦琴。

听松庵里庐山壁,少日相看眼双碧。

酒酣且作山人歌,莫向山僧问畴昔。

形式: 古风

金山行送林提学之山西

大江之中,有峰崔嵬。

屹然独立不可动,百川到此皆萦回。

乾坤风气,与水相移推。

来今往古无断续,中间有阖复有开。

顺流直泻忽此突然者,俨如玄圭锡禹戴履参三才。

吾闻岷山导江,东沱北汇,茫然两涯。

瞿塘谁为峡,滟滪谁为堆。

洞庭东去小孤小,又东千里行绕凤凰之高台。

南徐望海只尺是青天,如宇置此坳堂杯。

兹峰非柱亦非碣,清泠隔绝人间埃。

神宫佛刹半参倚,唐镌宋刻剥落生莓苔。

蛟龙隐盘窟,鸾鹄栖悬崖。

上摩苍茫下临空洞兮,不可以测度,但见海有西户江有东南隈。

一山二水理应尔,嗟此卷石直从何地天将来。

水神夜戒百灵护,万骑驱逐疾走如衔枚。

吁嗟乎,尾闾去终日,昆崙几时回。

振陵风雨潮汐争喧豗。

大哉吾道一逝者,夫何为乎有澜日倒波今颓。

若非藉此作孤障,彼狂且悍将谁与之裁。

吾人定力如此石,沧桑不变此石无倾隤。

送君须上最高处,商声击石开君怀。

太行绝顶更回首,一航东海何如哉。

形式: 古风

貘皮行

客从巴东至,遗我一兽皮。

观之非虎非熊罴,三十年前尝见之。

貘哉貘哉古白泽,蜀中诸山多窟宅。

嚼铁复吞铜,他物更何择。

独出不知云雾深,狂奔但恨林原窄。

辟邪亦袪湿,此语自古闻,今夕何夕来吾门。

貘乎貘乎汝诚武,吾将高坐论斯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