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斋

公心不两照,私意必四出。

涖官行法间,要以身为律。

物物或藩篱,事事祇刀笔。

由来贵仁贤,存之在勿失。

美哉一言富,乃榜此书室。

因利得行义,徇名岂忘实。

君兮诗中仙,我语非秘密。

三叹莲幕地,退食有学术。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恕斋》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公正、仁义以及道德操守的深刻思考与强调。

首先,“公心不两照,私意必四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公正与私欲之间冲突的深刻洞察。在权力与职责面前,一个人的心中不应同时存在公正与私欲两种截然不同的动机,而应坚持公正无私的原则。

接着,“涖官行法间,要以身为律”则强调了官员在行使法律时,自身行为的重要性。作为领导者,不仅要遵守法律,更要以身作则,成为他人效仿的榜样。

“物物或藩篱,事事祇刀笔”则揭示了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事务处理中,人们往往受限于各种界限和规则,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道德考量。这提醒我们,在处理具体事务时,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条文规定,而应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道德意义。

“由来贵仁贤,存之在勿失”表明了作者对仁慈与贤能的重视,认为这些品质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基石。在追求这些品质的同时,也需时刻警惕,确保它们不会被遗忘或忽视。

“美哉一言富,乃榜此书室”赞扬了一句话的力量,能够丰富并指导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将这样的智慧展示在书室内,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启发,更是为了传播给更多人,共同促进社会的道德建设。

“因利得行义,徇名岂忘实”强调了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应忘记道德与实际效果。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在于是否符合正义与实际需要。

最后,“君兮诗中仙,我语非秘密”表达了对作者高尚人格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对话者之间的默契与理解,无需过多言语,彼此心意已明。

“三叹莲幕地,退食有学术”则是对作者所在环境的赞美,以及对其在闲暇之余仍能进行学术研究的钦佩。这反映了作者不仅在公务上有所成就,更在个人修养与学术追求上有着深厚的造诣。

综上所述,《恕斋》这首诗通过深邃的思考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公正、仁义、道德操守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昌甫竹隐

竹隐高深处,江南怀玉村。

此老已华颠,清门非市阍。

缓步泉周遭,放眼云吐吞。

野马阅众甫,冥鸿本孤鶱。

经年未能往,梦思疲我魂。

是中夫如何,不以俗谛论。

时来五七字,惨惨感慨存。

想其树扶疏,绕屋夏箨翻。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田间

乌麦相看种,黄籼已皆熟。

坳塘无剩水,古径堕枯木。

贫多收刈迟,勤有翻耕速。

整履步大田,扶藜问幽谷。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馀干黄师求北窗诗

陶令一北窗,今古自无对。

折腰岂为米,归来本非退。

平生羲皇心,肯与时向背。

当年五柳传,谁云闭关辈。

子能知其然,此意要常在。

渊明不吾欺,是中诚可爱。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李礼侍石林

磊磈著胸次,婆娑寄嶙峋。

客来亦置酒,相与悦老身。

晴风吹岷峨,浩荡无边春。

巴江下吴波,软红生帽尘。

回头山房染,石也诚可人。

不知几千人,造化此一真。

只恐断取去,补天费精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