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蕉鹿梦疑非梦,木雁材与不材。
与其封一万户,何如饮三百杯。
这首诗以六言的形式,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探讨。首句“蕉鹿梦疑非梦”,借用“蕉鹿梦”这一典故,引出对梦境与现实、虚幻与真实之间界限的思考,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幻莫测。接下来,“木雁材与不材”一句,通过“木雁”这一形象,比喻人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无论是作为有用的木材还是无用的稻草,都应保持自我的价值和尊严,不因外界评价而改变本质。
“与其封一万户,何如饮三百杯”,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宁愿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如饮酒畅谈,享受片刻的欢愉和平静,而不屑于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自我价值以及社会评价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洞察。
不详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苕风蘋月隔吴波,尚想追随寤寐歌。
花外小车游甚处,春风三十六行窝。
过了梅花第一风,东皋南陌渐融融。
柔桑弱柳俱青眼,看见春归阿堵中。
别墅有幽事,閒移书画船。
白田吹落雁,红树咽衰蝉。
诗酒消闲日,功名负壮年。
此中如可隐,何用买山钱。
贾生年正少,危掇奉常科。
拾第便堪贵,读书何用多。
御黄闻喜酒,宫绿上方罗。
见谓清流选,归鸣里巷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