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俊民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无奈,以及对忠诚与归宿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首联“自分毛锥不入时,如今尤恨埽门迟”,诗人自认为才华横溢,却未能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认可,现在更是后悔没有早些崭露头角,表达了对机遇错失的遗憾和自我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实现的感慨。
颔联“徒劳魏氏贪鸡肋,却笑虞人望羖皮”,这里引用了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争夺汉室江山的故事(鸡肋象征无足轻重的事物),以及春秋时期虞国君主因贪图小利而被俘的典故(羖皮比喻微不足道的利益)。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讽刺那些为了眼前的小利益而不顾大局的行为,同时也暗含自己对于忠诚与远见的坚持。
颈联“未有赤心相待处,柰何白发是归期”,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忠心,却未曾得到应有的对待,面对岁月的流逝,不得不面对即将来临的晚年生活。这句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尾联“傥令扶病还桑梓,横草难忘报所知”,如果有机会在病痛中回到故乡,也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报答那些曾经给予过帮助和支持的人。这句体现了诗人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回报社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