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文玘见戏

邂逅骚人兴愈多,不知赐也许同科。

君犹老去诗魔在,我柰新来技痒何。

但幸近无阿买写,凭谁付与雪儿歌。

一从探得骊珠后,惊倒中洲蚌与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对友人张文玘戏谑的回应,充满了文人之间的趣味与互动。

首联“邂逅骚人兴愈多,不知赐也许同科。”描绘了两位诗人偶然相遇时的兴奋心情,仿佛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兴致勃勃,期待能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展现才华。

颔联“君犹老去诗魔在,我柰新来技痒何。”则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两人虽年岁已长或初试锋芒的心态。诗人自嘲自己虽年岁渐长,但对诗歌的热情依旧不减;而对方则可能初试笔墨,内心充满对创作的渴望,却苦于技艺未精,难以施展。

颈联“但幸近无阿买写,凭谁付与雪儿歌。”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和对艺术的追求。这里提到的“阿买”和“雪儿”都是古代著名的歌妓,诗人借用这两个名字,表达了对完美作品的渴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如同她们的歌声一样传唱四方,得到广泛的认可。

尾联“一从探得骊珠后,惊倒中洲蚌与蠡。”以寓言的方式收尾,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获得灵感或创作突破后的激动心情。这里的“骊珠”比喻珍贵的创作灵感或作品,而“中洲蚌与蠡”则是用来形容那些因受到启发而产生深刻变化的事物或人,整个尾联寓意深远,既是对自身创作成就的自豪,也是对艺术力量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轻松诙谐的语言,展现了文人间的友情与艺术追求,既有对传统文学的致敬,也蕴含着对创新与突破的渴望。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和王季文襄阳变后(其一)

逐鹿中原未识真,指踪元自有谋臣。

虞全不念唇亡国,楚恐难当舌在人。

拔剑挽回牛斗气,举鞭蹙起汉江尘。

相逢空洒英雄泪,谁是荆州一角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王季文襄阳变后(其二)

天命须分伪与真,衙蜂战蚁尽君臣。

蛟龙不是池中物,燕雀休嗤垄上人。

衣不能胜嵇绍血,扇无可柰庾公尘。

自从绝笔春秋后,谁复伤时为泣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僧奴(其一)

白发因缘短犊车,可怜小德外家无。

蚌生珠后何嫌老,凤有毛时亦自殊。

会看伯仁兴络秀,不妨节信论潜夫。

刘生谁谓难成事,将相从来有种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僧奴(其二)

喜事相寻种种来,岂期天意一朝回。

璋从弄后熊无梦,月到圆时蚌有胎。

便可字教阿买识,那消钱为窟郎堆。

贤愚怀抱俱休挂,且尽前尊露顶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