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咏

禦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

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

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

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穿着蕉叶做的衣服抵御炎热,手扶轻盈的竹杖步履轻快。
倚着栏杆诵读经文,沿着走廊散步分发草药。
暮色中的木槿花不待风就凋落,秋天的虫子在预示雨的到来。
身体闲适时应当休息,即使生病也有平静的心情。

注释

禦热:抵挡炎热。
蕉衣:用蕉叶做成的衣服。
扶羸:扶持虚弱的人。
竹杖:竹制的手杖。
诵经:念诵佛经或儒家经典。
凭槛立:靠着栏杆站立。
散药:分发药品。
绕廊行:沿着走廊行走。
暝槿:傍晚的木槿花。
无风落:花自然凋落。
秋虫:秋天的昆虫。
欲雨鸣:像要下雨前鸣叫。
身闲:身体闲适, 没有忙碌的事。
将息:休息,调养。
病亦有心情:即使生病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鉴赏

诗人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净幽雅的生活画面。"禦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中的"禦热"指的是避暑,而"蕉衣"则是用banana leaves制作的衣服,用来遮阳;"扶羸"即是依靠,而"竹杖"则是一种由竹制成的手杖,常被老人使用。诗人穿着清凉的衣物,手持轻盈的竹杖,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安逸和自在。

接着的"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则描绘出一幕宁静的宗教仪式或日常生活。"诵经"即念经,是一种佛教修行的方式;"凭槛立"表示倚靠在栏杆上站立,而"散药"可能是指布施或分发药物;"绕廊行"则是在走廊上来回踱步。这里诗人似乎在描述一种宗教修行或者慈善活动的场景,给人以平和安宁之感。

第三句"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转换了画面,表现出自然界的动态变化。"暝槿"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天气,而"无风落"则描绘出叶子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缓缓飘落;"秋虫"即秋天的声音,而"欲雨鸣"则是形容昆虫在将要下雨前发出的鸣叫声。诗人通过这两种景象,传达了季节更迭和自然界的生机。

最后两句"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情感体验。"身闲"意味着身体上的安逸,而"当将息"则是应当静养之意;"病亦"指的是虽然生病,但"有心情"则显示了即便是在不健康的情况下,内心仍旧保持一种平和或者说是一种对生活的关注。这里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珍惜每一刻时光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平淡中寻找内心平衡的智慧。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偶宴有怀

遇兴寻文客,因欢命酒徒。

春游忆亲故,夜会似京都。

诗思闲仍在,乡愁醉暂无。

狂来欲起舞,惭见白髭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偶眠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

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

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偶然二首(其一)

楚怀邪乱灵均直,放弃合宜何恻恻。

汉文明圣贾生贤,谪向长沙堪叹息。

人事多端何足怪,天文至信犹差忒。

月离于毕合滂沱,有时不雨何能测。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偶然二首(其二)

火发城头鱼水里,救火竭池鱼失水。

乖龙藏在牛领中,雷击龙来牛枉死。

人道蓍神龟骨灵,试卜鱼牛那至此。

六十四卦七十钻,毕竟不能知所以。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