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眠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

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

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把杯子放在书桌上,头枕着手臂坐在火炉前。
年老了总爱沉思往事,疲倦时就随便躺下睡觉。
妻子教我脱下黑色的帽子,侍女为我铺开绿色的毛毯。
这就如同一扇屏风一样,何必再去画古代的贤人呢?

注释

放杯:放下杯子。
书案:书桌。
枕臂:头枕着手臂。
火炉前:在火炉旁边。
老爱:老年人常常。
寻思事:思考事情。
慵多:因懒散而常常。
取次眠:随意地睡觉。
卸乌帽:脱下黑色的帽子,这里指脱下官帽。
展青毡:展开绿色的毛毯,准备休息。
屏风样:像屏风一样的静谧氛围。
何劳:何必。
画古贤:画古代的贤人,这里指不必追求表面的装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图景。诗人将自己的日常琐事转化为诗歌,展现了一个安逸而自在的情境。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可能是室内,手边有书,身边有暖和的火炉,枕着臂作枕头,给人一种懒散安逸的感觉。

"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状态,他喜欢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之中,这种回忆带来的不是忧伤,而是慵懒,让他更容易进入梦乡。

接下来的几句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 描写了家人的互动,妻子在劝导诗人脱掉头上的乌帽,即便帽,这可能是在室内不必拘泥于外出的礼仪。而“婢”指的是女仆,她与主人一起铺开青色的毡子,可能是准备休息或者享受家庭时光。

最后两句 "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的感悟。即使没有华丽的装饰,就像家中的屏风一样简单自然,也不必刻意模仿或追求那些传统上的伟人,诗人的满足和幸福就在这平凡而温馨的家庭氛围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享受与赞美。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偶然二首(其一)

楚怀邪乱灵均直,放弃合宜何恻恻。

汉文明圣贾生贤,谪向长沙堪叹息。

人事多端何足怪,天文至信犹差忒。

月离于毕合滂沱,有时不雨何能测。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偶然二首(其二)

火发城头鱼水里,救火竭池鱼失水。

乖龙藏在牛领中,雷击龙来牛枉死。

人道蓍神龟骨灵,试卜鱼牛那至此。

六十四卦七十钻,毕竟不能知所以。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偶题邓公

偶因携酒寻村客,聊复回车访薜萝。

且值雪寒相慰问,不妨春暖更经过。

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间事校多。

一种共翁头似雪,翁无衣食自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偶题閤下厅

静爱青苔院,深宜白鬓翁。

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

暖有低檐日,春多飏幕风。

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