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其三)西窗见剪榴花

絮尽柳成空,春去花如扫。

窗外枝枝海石榴,特为幽人好。

密叶过疏篱,薄艳明芳草。

剪得花时却倚阑,楼上人垂手。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翻译

柳絮纷飞直到空无,春天离去花朵凋零如同扫地。
窗外的石榴树繁茂如海,特别适合隐居之人欣赏。
浓密的叶子越过稀疏的篱笆,浅色的花朵在芳香的草地上鲜明绽放。
在花开的时候剪下它们,然后倚靠栏杆,楼上的人都低着头欣赏。

注释

絮:柳絮。
尽:完,全部。
柳:柳树。
成:成为。
空:空荡荡。
春:春天。
去:离开。
花:花朵。
如:像。
扫:打扫,形容凋零。
窗外:从窗户外面看。
枝枝:一枝枝。
海石榴:比喻石榴树繁茂。
特为:特意为了。
幽人:隐士,指有志趣高洁的人。
密叶:茂密的叶子。
过:越过。
疏篱:稀疏的篱笆。
薄艳:浅色而艳丽。
明:鲜明。
芳草:芳香的草地。
剪得:剪下。
花时:花开的时候。
倚阑:倚靠栏杆。
楼上人:楼上的住客。
垂手:低着头。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窗外海石榴花的独特魅力。"絮尽柳成空,春去花如扫",形象地写出柳絮飘散、花朵凋零的暮春之景,透出淡淡的离别与惋惜之情。"窗外枝枝海石榴,特为幽人好",将海石榴比喻为特意为隐居之人绽放的佳丽,表达了对这种不张扬、只为知己而开的花的喜爱。

接下来的"密叶过疏篱,薄艳明芳草",通过描写海石榴叶子的繁茂和花朵的轻盈,进一步渲染了花的美。最后两句"剪得花时却倚阑,楼上人垂手",则描绘了楼上的人在花期剪花欣赏的场景,动作轻柔,仿佛连时间都为之静止,展现出一种闲适与欣赏自然之美的意境。

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剪榴花这一意象,传递出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流露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其一)席上送王彦猷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千秋岁(其一)生日

小春时候。晴日吴山秀。霜尚浅,梅先透。

波翻醽醁盏,雾暖芙蓉绣。持寿酒。

仙娥特地回双袖。试问春多少,恩入芝兰厚。

松不老,山长久。星占南极远,家是椒房旧。

君一笑,金鸾看取人归后。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千秋岁(其二)叶审言生日

当年文焰,蜀锦词华烂。年正少,声初远。

手攀天上桂,书奏蓬莱殿。

人尽道,洛阳盛事今重见。千尺青苍干。

直节凌霄汉。天未识,应嗟晚。

饮残长寿盏,归奉春皇燕。金叶满。

擗麟且受麻姑劝。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千秋岁(其三)春欲去,二妙老人戏作长短句留之,为社中一笑

送春归去。说与愁无数。君去后,归何处。

人应空懊恼,春亦无言语。

寒日暮,腾腾醉梦随风絮。尽日间庭雨。

红湿秋千柱。人恨切,莺声苦。

拟倾浇闷酒,留取残红树。

春去也,不成不为愁人住。

形式: 词牌: 千秋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