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槐庭同王明府师古各赋短歌以志幽兴

繁阴坐久日将夕,孤鸟飞来此栖息。

雨滋苔径交苍痕,月出槐庭破暝色。

一官宁辞百事劳,琴弹白雪调弥高。

更期联榻澄心夜,天外松风万壑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槐庭中静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繁阴坐久日将夕”,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坐在浓密树荫下,直到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孤鸟飞来此栖息”一句,以一只孤独的鸟儿飞来栖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归宿的情感。

“雨滋苔径交苍痕,月出槐庭破暝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槐庭的环境,雨水滋润着青苔小径,月光洒落,打破了夜晚的沉寂,增添了几分清冷与神秘。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一官宁辞百事劳,琴弹白雪调弥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事务的厌倦,宁愿放弃繁忙的工作,选择弹奏高雅的琴曲,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高洁。这里的“白雪调”通常指《高山流水》等古典名曲,寓意着高尚的艺术境界和纯洁的精神追求。

最后,“更期联榻澄心夜,天外松风万壑涛。”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一个宁静的夜晚,通过交流与分享,心灵得以净化。同时,他想象着天外传来松林间的风声,如同万壑波涛,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江南李秀才过敝庐因言及诗法赋此长歌用答来意

草堂细雨茶烟迟,远来客子爱吟诗。

一朝变化悟是主,悟到无形偏有为。

天设织机夺众巧,扶桑茧缫五色丝。

金茎甘露浮清气,半空吸彻了仙味。

但爽词人藜藿肠,汉家仙基竟入魏。

太白少陵两诗豪,探奇不尽登临费。

暗谷顿使魑魅藏,阴崖宁无神明卫。

苦心须求格调工,寄兴莫与凡流同。

峨眉峰头弄片月,羊肠路口追长风。

平顺却难险巇易,含毫垂首沈思中。

圣代无媒自萧散,杖挂百钱步可缓。

出门游眺欲忘归,天际好山青不断。

形式: 古风

诵孙中丞山甫全集赋得长歌寄赠

黔南词人吾旧识,吟成不下千金璧。

调如白雪郢中才,响如倚楼吹铁笛。

力如夸娥移二山,神如骤雨走霹雳。

势如昆崙周万里,气如战胜开边鄙。

老如篯铿三代仙,古如夏鼎出地底。

丽如丛桃蒸晓霞,清如片月蘸秋水。

奇如侠士慨谈兵,深如沧海没长鲸。

高如鸿鹄碧空尽,远如葱岭细烟横。

君家流风自孙绰,赋就天台掷地声。

忆昔琐闱夜直向北斗,先朝谏草不复有。

旌旄过邺访衡门,应记垂杨夹巷口。

磨崖独步太和颠,托彼山灵护悠久。

形式: 古风

寄赠祝使君质夫长歌行

住宅因人多秀丽,广陵南控三吴势。

淮流入海使君心,楚甸带山农父计。

绿上娑罗树叶春,李邕碑石独嶙峋。

书声静夜连诸巷,机响寒天共四邻。

今日讼庭閒鸟雀,群僚分理万家乐。

晚来月出太行颠,照见冰霜清满郭。

形式: 古风

赋得江南山水纪胜歌并寿毛友梅封君

君不见吴山高起千万丈,上有烟岚变化出奇状。

影照江流湖水地镜分,下抱太空各垂文光密星象。

晓日波平如熨横素罗,幽鸟低飞閒来往。

岸芦石树小径斜,隔岭樵歌应渔唱。

山根湖脉下相通,福基寿域深且广。

武陵主人偏嗜黄精淡可食,子孙皆换仙骨格。

望云何由并称觞,时复驰神到乡国。

元气混沌含孝胚,圣人独知立兹德。

堂中高挂二仙图,木公金母若旧识。

两颜不衰百岁期,际天海色苍茫浩无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