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其二)

金屑虽贵,落眼成翳。金屑既除,眼在甚么处。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宗赜所作的第二首偈。它以金屑为比喻,探讨了物质价值与精神本质的关系。"金屑虽贵",意味着世俗的财富和珍贵之物虽然被人们看重,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外在的繁华如同落在眼睛上的尘埃,可能遮蔽了真实的自我和内在的价值。"落眼成翳",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被外物蒙蔽的状态。

接着,诗人提出疑问:"金屑既除,眼在何处?"如果去除掉那些表面的华丽和虚荣,那么人的本质和真正的眼睛(即心灵)又在哪里呢?这句诗暗示了去除浮华后,人们应追求内在的清净和真实,回归自我本真。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中何为真正的宝贵,以及如何摆脱外在干扰,洞察生活的真谛。

收录诗词(5)

释宗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首(其一)

近日身心顽顿,恰似一片铁板。

内无玲珑机智,外无华藻文章。

谁能打作郓州针,笑杀秦时?辂钻。

四楞著地,万事无心。虽然看不入,毕竟扑不破。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形式: 偈颂

偈三首(其一)

冬去寒食,一百单五。活人路上,死人无数。

头钻荆棘林,将谓众生苦。

拜扫事如何,骨堆上添土。

唯有出家人,不踏无生路。

形式: 偈颂

偈三首(其二)

新罗别无妙诀,当言不避截舌。

但能心口相应,一生受用不彻。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与正弼侍者

三应三呼亘古今,遁庵无此老婆心。

痛拳热喝出门去,一听渠侬怨恨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