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涌壁千寻古面颜,仰凭天柱俯仙关。
松间雕镂轩墀月,未许诗人见一□。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的翠微亭,它矗立于崇山峻岭之中,仿佛直插云霄,壁立千寻,显得庄重而神秘。诗人抬头仰望,犹如攀登天柱,感叹其高耸入云;而俯瞰则看见了仙境般的关隘,令人神往。月光洒在松林和亭台的雕饰上,意境幽深,然而诗人却遗憾地暗示,这样的美景并未向世人开放,尤其是诗人自己,未能一睹其全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向往,以及个人未能尽享其妙的淡淡失落感。
不详
行迹年来酬□希,独□岩壑有深期。
□□道士能相属,请和空山木落诗。
玲珑万状石欺玉,开阖千层秀结峰。
尚有炎蒸疑夏日,未令新爽洗秋容。
龙翔凤舞来天目,水秀山明巩帝封。
新见钱塘王气好,中原我欲指迷踪。
栖真已得寻西洞,神应谁能辨雨钟。
水奏五音鸣玉凤,山回九锁踞苍龙。
古杉疑复天台去,怪石时从福地供。
它日重游应更好,拟登天柱最高峰。
君不见白云万顷还□去,来去谁能留得住。
去处放他秋月明,来时寒破太虚路。
等闲为雨复为晴,玄空一点元青青。
道人何异白云意,此心了然游杳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