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数声钟罢木鱼鸣,不管桑田几变更。
惟有西来意无限,一溪寒玉照人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钟声、木鱼声与自然界的变迁,展现了不变的禅意与智慧。首句“数声钟罢木鱼鸣”以钟声和木鱼声开篇,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清静的氛围,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专注。接着,“不管桑田几变更”一句,运用了“桑田”这一典故,比喻世事的变迁无常,强调了在变化中保持内心不变的重要性。最后,“惟有西来意无限,一溪寒玉照人明”则点明了诗的主题——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唯有内心的智慧与慈悲(“西来意”)是永恒不变的,就像清澈的溪水(“寒玉”)照亮人心,给予光明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永恒与世事的瞬息万变,表达了对内在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寻找稳定与光明的渴望。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也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生活态度。
不详
上人自有荆山玉,岂爱骊龙颔下珠。
杨柳湖边天未晓,偶随孤棹落西吴。
老梅枝老花逾妙,几度相看正眼开。
不道夜深人正睡,一枝随月上窗来。
目断斜阳雁不来,碧空无畔绝尘埃。
此心久矣坚如石,生意萧然冷似灰。
之子入官偏局蹐,谁人为我暂徘徊。
秋风已到桂枝上,借问缘何花未开。
今年中秋月,不见白玉盘。
天公莫省事,留待闰月看。
邂逅至此夕,万里云漫漫。
孀娥为谁怨,不肯骖素鸾。
尊酒兴不尽,聊借今日欢。
庭前桂花开,更觉酒量宽。
随寓皆可乐,何必游广寒。
相从君子堂,馀庆由衣冠。
当时金谷园,徒起长恨端。
丁宁坐中客,慎勿嫌冷官。
东篱菊渐黄,尚可供游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