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李佥事素韵

省灾行近郊,探幽指层麓。

回飙振玄冈,颓阳薄西陆。

茎田收积雨,禾稼泛平菉。

取径历村墟,停车问耕牧。

清溪厉月行,暝洞披云宿。

淅米石涧溜,斧薪涧底木。

田翁来聚观,中宵尚驰逐。

将迎愧深情,疮痍惭抚掬。

幽枕静无寐,风泉朗鸣玉。

虽缪真诀传,颇苦尘缘熟。

终当遁名山,练药洗凡骨。

缄辞谢亲交,流光易超忽。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王守仁一次探访近郊幽境的经历。他行至高峻的山麓,感受着微风吹过玄色山冈,夕阳渐沉于西边的地平线。雨后田野一片丰盈,稻谷与庄稼在平旷的绿地上泛起波澜。诗人穿越村落,询问农夫牧人,夜晚在清澈溪流旁的岩石上洗米,在山涧底寻找柴火。黎明时分,田间的老农前来围观,直到深夜仍忙碌不息。

诗人表达了对当地淳朴民风的感慨,以及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向往遁入名山修炼,但又为尘世的牵绊所困扰。他决定最终隐居名山,炼丹以求得脱凡入圣之身。最后,诗人向亲朋好友致以辞别之意,感叹时光易逝,难以挽留。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与挣扎,体现了其哲学思想与人生境界。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繁昌道中阻风二首(其一)

阻风夜泊柳边亭,懒梦还乡午未醒。

卧稳从教波浪恶,地深长是水云冥。

入林沽酒村童引,隔水放歌渔父听。

颇觉看山缘独在,蓬窗刚对一峰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繁昌道中阻风二首(其二)

东风漠漠水沄沄,花柳沿村春事殷。

泊久渔樵来作市,心閒麋鹿渐同群。

自怜失脚趋尘土,长恐归期负海云。

正忆山中诗酒伴,石门延望几斜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江边阻风散步至灵山寺

归船不遇打头风,行脚何缘到此中?

幽谷馀寒春雪在,虚帘斜日暮江空。

林间古塔无僧住,花外仙源有路通。

随处看山随处乐,莫将踪迹叹萍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泊舟大同山溪间诸生闻之有挟册来寻者

扁舟经月住林隈,谢得黄莺日日来。

兼有清泉堪洗耳,更多修竹好衔杯。

诸生涉水携诗卷,童子和云扫石苔。

独奈华峰隔烟雾,时劳策杖上崔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