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槛花

鸳瓦霜浓,兽炉烟冷,琐窗渐明。

芙蓉红晕减,疏篁晓风清。

睡觉犹眠,怯新寒,仍宿酒,尚有馀酲。拥闲衾。

先记早梅糁糁,流水泠泠。须记岁月堪惊。

最难管、苍华满镜生。心地常自乐,谁能问枯荣。

一味情尘、揩摩尽,人间世,更没亏成。

惟萧散,眠食外,且乐升平。

形式: 词牌: 四槛花

翻译

鸳鸯瓦上霜已凝重,兽形火炉烟气稀薄,琐碎的窗户渐渐明亮。
芙蓉花的红晕逐渐消退,稀疏的竹林在清晨的微风中显得清新。
醒来后仍然感觉寒冷,因为宿醉未消,裹着宽松的被子。
最先忆起的是早梅点点,流水声声,时光匆匆让人惊讶。
最难以抵挡的是镜中的白发滋生,心中常觉快乐,无人关心世间浮沉。
沉浸在情感中,世间纷扰都被洗净,人生无憾。
除了日常的睡眠和饮食,只愿享受太平盛世的安宁。

注释

鸳瓦:覆盖屋顶的鸳鸯图案瓦片。
琐窗:装饰细致的小窗户。
红晕:花瓣上的红色晕染。
疏篁:稀疏的竹子。
新寒:初冬的寒意。
早梅:冬季开放的梅花。
泠泠:流水声。
苍华:白发。
心地:内心。
亏成:有所亏欠。
萧散:闲适自在。
升平: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画面,诗人曹勋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鸳鸯瓦上霜厚、兽形香炉烟气微冷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清晨的宁静。窗户逐渐明亮,芙蓉花的红色渐渐褪去,稀疏的竹林在晨风中摇曳,增添了清新的气息。

诗人通过“睡觉犹眠”表达出对寒冷的畏惧和宿醉未消的状态,他拥着温暖的被褥,回忆起早梅初绽的沙沙声和流水的泠泠声,这些细节流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他感慨时光匆匆,镜中的白发让他意识到岁月的无情,但他心境坦然,不为外界的枯荣变迁所扰。

诗人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即使身处尘世,也无愧于心。他追求的是超脱世俗的闲散生活,除了日常的饮食起居,更享受着和平时期的安宁。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失调名

自叹孤身早岁,黄河渡口蒙情。

形式: 押[庚]韵

归去来

归去来,归去来。陆行无车,水行无船。

足重茧兮,羊肠九折,历绝崄而盘盘。

局蹐胁息以休影兮,石壁屹立而不可以攀缘。

上窥不测之夭峤兮,而下临无底之深渊。

寒风凛凛以切骨兮,朔雪漫漫而涨天。

孤猿哀吟其左右兮,而猛虎咆哮乎后先。

缅前路之险阻其若此兮,道云远而莫前。

悲已往之勤瘁兮,泪流襟而涟涟。归去来,归去来。

吾乡虽远兮,及此而犹可以生还。

饥寒迫于屡空兮,庶乎安之若命而终保吾之天年。

形式: 词牌: 归去来

玉连环/解连环.天申寿词

庆云开霁,清华明昼,殿阁风度薰弦。

电虹敷瑞,应炎运当千。

端景命、符圣德,三阶正、万国归化,远胜文思睿藻,问鲭寝格中天。

深严。邃启芳筵。正花拥绛扆,瑶殿神仙。

缓闻钧韶奏下,歌舞云边。宫闱罄和气,浃南山。

罩翠霭、上寿烟。祝无疆御历万万年。

形式:

玉楼春(其一)后宴词

九重盛旦薰风候。佳气氛氲横永昼。

眉心烟彩拥群仙,华宴重开同圣后。

箫韶宫殿锵金奏。香绕祥云腾宝兽。

三千嫔御奉严宸,亿万斯年祈圣寿。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