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岸泊道隆观观有金人闯海时斫柱刀迹因听客话蓬莱山紫霞洞二首(其一)

我舟半夜发,举目流滔滔。

倏然风万里,谁谓水一篙?

幽岛不可辨,乱嶕出如鳌。

侵晨始登岸,身静心实劳。

小径连沮洳,玄扃閟蓬蒿。弹涂争走穴,杰步拥朱?。

怪花络璀璨,阴木森萧骚。

东都昔奔溃,南海纷战艘。

檐楹偶潜伏,部伍争遁逃。

将施攻城火,尚见斫柱刀。

黄屋袪晓祲,翠华湿秋涛。

运往龙蜕久,人来鹤飞高。

曲峦迷丹鼎,清沼烛鬓毛。

毋烦踞龟壳,自此辞卢敖。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船航行,清晨登岸后所见到的荒凉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荒凉,以及历史的沧桑感。

首句“我舟半夜发,举目流滔滔”,描绘了诗人深夜启程,眼前是波涛汹涌的江面,营造了一种孤独与壮阔并存的氛围。接着,“倏然风万里,谁谓水一篙?”通过对比强烈的风力与水面的微小,突出了自然力量的宏大与不可预测性。

“幽岛不可辨,乱嶕出如鳌”一句,以“幽岛”与“乱嶕”(似指礁石)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岛屿的隐蔽与礁石的险峻,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而“侵晨始登岸,身静心实劳”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上已经到达目的地,但内心却因所见景象而感到疲惫与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小径连沮洳,玄扃閟蓬蒿。弹涂争走穴,杰步拥朱?”,通过描述小径、蓬蒿、弹涂(一种小型鱼类)等细节,进一步展现了环境的荒凉与生机的顽强。同时,“怪花络璀璨,阴木森萧骚”两句,以“怪花”与“阴木”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暗示了环境的阴冷与荒凉。

“东都昔奔溃,南海纷战艘”两句,将视角拉回到历史,通过“东都”与“南海”的对比,以及“奔溃”与“战艘”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变迁。接下来的几句“檐楹偶潜伏,部伍争遁逃。将施攻城火,尚见斫柱刀”则通过战争场景的再现,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沉重感。

“黄屋袪晓祲,翠华湿秋涛”两句,以“黄屋”(帝王之居)与“翠华”(帝王仪仗)的描绘,象征着权力与荣耀,同时也暗示了权力的消逝与自然的永恒。“运往龙蜕久,人来鹤飞高”则通过“龙蜕”与“鹤飞”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最后,“曲峦迷丹鼎,清沼烛鬓毛”两句,以“曲峦”(弯曲的山峦)与“丹鼎”(古代炼丹的器具)的对比,以及“清沼”(清澈的池塘)与“鬓毛”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暗示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毋烦踞龟壳,自此辞卢敖”则是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告别,以及对未来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荒凉,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21)

吴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岸泊道隆观观有金人闯海时斫柱刀迹因听客话蓬莱山紫霞洞二首(其二)

起行海东洲,重险忽已渡。

由来产神奇,政为孤绝故。幽芳岝?搜,修蛰高嶅赴。

荒烟凄暗潮,旭日照晴树。

似闻蓬莱山,去此特跬步。

蟠根迄中立,发乳森外护。

紫氛蒸作霞,玄浪激为雾。

古穴通若舆,灵文读不句。

赤玉舄者谁,黄金阙何处。

常疑方士说,未省仙子遇。

芝草空汉廷,鲸鱼压秦路。

彼犹莫能得,今我独何据。

冯夷开水宫,禦寇控风驭。

从渠指虚无,此计恐迟暮。

形式: 古风

秋夜效梁简文宫体二首(其一)

无奈良夜永,起登楼上头。

鹊翻金殿宿,萤近玉阶流。

梧桐老叶恨,芙蓉新蕊愁。

婕妤团扇上,那得不惊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效梁简文宫体二首(其二)

曾是昔年宠,如今谁与同。

秋猎长杨苑,夜幸猗兰宫。

琼杯香泫露,翠袖薄禁风。

将心与明月,流入君帷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怀二首(其一)

江南木叶飞,江北百草黄。

风烟澹莽苍,怅望川途长。

寒鱼聚其群,鸿雁忽成行。

俯仰念时物,索居耿凄凉。

昔我二三子,敦好攻文章。

漂零时相失,尺素不得将。

人生四方志,企尔扬声光。

登山岂无车,涉水亦有航。

真诚谅不隔,离别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