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二首(其一)

江南木叶飞,江北百草黄。

风烟澹莽苍,怅望川途长。

寒鱼聚其群,鸿雁忽成行。

俯仰念时物,索居耿凄凉。

昔我二三子,敦好攻文章。

漂零时相失,尺素不得将。

人生四方志,企尔扬声光。

登山岂无车,涉水亦有航。

真诚谅不隔,离别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江南木叶飞,江北百草黄”以江南的落叶和江北的枯草对比,展现了秋季的萧瑟。接着,“风烟澹莽苍,怅望川途长”一句,通过淡漠的风烟和悠长的川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怅惘。

“寒鱼聚其群,鸿雁忽成行”描绘了鱼群聚集和大雁结队飞行的画面,象征着自然界的秩序与和谐,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社会群体的向往。接下来,“俯仰念时物,索居耿凄凉”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生活的感慨。

“昔我二三子,敦好攻文章”回忆了昔日与挚友共研学问的美好时光,而“漂零时相失,尺素不得将”则表达了因生活变迁而与朋友分离的遗憾。最后,“人生四方志,企尔扬声光”寄寓了对朋友未来事业成功的期待与祝福。“登山岂无车,涉水亦有航”鼓励朋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勇往直前。“真诚谅不隔,离别庸何伤”则强调了真挚的情感不会因距离而改变,离别不应成为悲伤的理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秋怀二首(其二)

忽忽意不怿,独步登高丘。

群山纷纠蟠,前当大河流。

八月草木凋,万里风云愁。

寒晶荡白日,孤鸿去悠悠。

鸿飞不可极,其下禹九州。

古来英雄士,百战横戈矛。

念我当壮年,弗获兹地游。

岂无干时略,欲往谁见收。

君看天马驹,失足羞氂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李龙眠莲社图

远公庐山下,手种玉色莲。

清修香火社,杂还山林贤。

龙眠弄笔墨,貌出晋宋前。

横桥虎溪水,古木东林烟。

须眉策遗老,瓶磬趺枯禅。

石坛花雨落,稽首西方仙。

休吟散梵帙,风炉荐寒泉。

矫矫靖节翁,归心赴斜川。

分手溪上笑,攒眉社中缘。

淋浪漉酒巾,篮舆摇醉眠。

止饮谅匪难,耻受异教牵。

空山旧行迹,寂寞馀千年。

竟令妄庸儿,慑诱纷相传。

陶翁我尚友,掩卷心茫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梦先大父有感

死别一纪馀,故迹随流波。

哀端在肠臆,惨若婴沉痾。

昨梦临我前,俨服冠峨峨。

手持一卷书,授我仍长哦。

觉来惊且悲,庭树酸风多。

悻恍送归魂,冉冉荒山阿。

永怀钟爱心,生死耿不磨。

保躬蹈前训,没世期无他。

奈何人事乖,志愿常蹉跎。

平生素无泪,此夕如倾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人贡粳米之京

后皇制任土,职贡来四方。

珍异匪余求,服食乃其常。

金华有嘉种,玉粲会芬香。

土人昔肇端,每岁赋其乡。

颇闻播种初,行者避畎疆。

敛收异徵纳,老稚不敢尝。

扰扰府中集,数日何奔忙。

珠玑历万指,错落照九光。

圆好中式度,缄封谨缣囊。

矧今岁旱乾,弥望茅苇荒。

野人惧不供,挈瓶越林冈。

及兹幸充数,扬帆上天仓。

惟民秉恒性,食芹犹不忘。

勤动非所辞,有司贵循良。

贤侯重承命,护视严周防。

行行不可迟,去去凌风霜。

玉食傥见登,仁恩沐汪洋。

愿推及物心,共乐斯时康。

陈风以为赠,别意何悠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