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妙理悟三伊,巍巍抗奇节。
千尺岩下松,萧然独凌雪。
珠影虽青黄,月轮岂圆阙。
危石扬寒泉,至今伴清绝。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拯的作品,属于《破山八咏》系列的第五首。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坚强的品格和超凡脱俗的情怀。
"妙理悟三伊"一句表明诗人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这"三伊"可能指的是自然界某种神秘而难以捉摸的力量或象征。紧接着的"巍巍抗奇节"则描绘出一种不屈不挠、坚守高尚品德的情形,诗人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千尺岩下松"和"萧然独凌雪"两句,则是通过巨石悬崖下的松树孤傲地挺立于积雪之中来形象地展示出一种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生命力。这里的松树成为了诗人内在品质和精神状态的象征。
"珠影虽青黄,月轮岂圆阙"这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珠光与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完美境界的情感。珠光的色彩变化和月亮的形状变幻,都没有影响到诗人的情怀。
最后,"危石扬寒泉"和"至今伴清绝"两句,则是通过险峻的岩石间涌出的清泉来强调一种永恒不变、超脱尘世的声音。这里的清泉象征着诗人那种纯洁高洁、独立超然的情怀。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他那不为物累、坚守个性品质的精神世界。
不详
妙义传天台,迷云净如扫。
初终虽五时,修短自三草。
结隐非此峰,获藏亦珍宝。
秋来月正圆,独照松已老。
碧潭发幽石,萧洒无纤尘。
寒光湛秋月,有物难比伦。
离钩况无鱼,千尺徒垂纶。
到此心已空,何用濯吾缨。
三昧游深慈,结宇依苍崖。
猛虎伏嵬阁,拔箭非忘骸。
穷兽虽覆车,危雀犹投怀。
况我见已志,而彼犹其侪。
大声扣洪钟,万里来彤庭。
鸟闲楼影重,星淡云气清。
馀响绕岩壑,林叶如回惊。
有客发深省,尘耳非谩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