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七)涵虚亭

虚亭面疏篁,窈窕众景聚。

更与坐中人,行寻望来处。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虚亭面疏篁",写涵虚亭坐落在稀疏的竹林之中,显得空灵而雅致。"窈窕众景聚",则进一步展现出亭子周围环境的优美,仿佛所有的景色都汇聚于此,形成一种和谐而深邃的意境。最后两句"更与坐中人,行寻望来处",诗人不仅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还邀请同坐的人一同探寻这美景的源头,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共享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传达出诗人对园林艺术的赞赏以及与友人共赏美景的乐趣。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二)菡萏轩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形式: 五言绝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六)野人庐

野人三四家,桑麻足生意。

试与叩柴荆,言辞应有味。

形式: 五言绝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一)湖桥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远。

不作过湖桥,两处那相见。

形式: 五言绝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八)溪光亭

溪亭新雨馀,秋色明滉漾。

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