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寺

一叠新泉有妙音,残僧疏磬越萧森。

到来欹枕松窗里,知入庐山更几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圆通寺内清幽的环境与禅意的氛围。首句“一叠新泉有妙音”以“新泉”象征着生命的源头和纯净,而“妙音”则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宇宙的奥秘,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残僧疏磬越萧森”一句通过“残僧”和“疏磬”的描绘,展现了寺庙中僧侣修行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周围环境的静谧与深邃,形成了一种空灵而又庄重的氛围。

后两句“到来欹枕松窗里,知入庐山更几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似乎在松窗下静卧,倾听那来自泉水的妙音,仿佛心灵已与自然融为一体,深入到庐山的深处,体验到了更加深远的禅意与宁静。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也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越和内心平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55)

陈子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林寺

胡为安午饭,无乃复东林。

莲花窥诸品,如发远公心。

点滴六时漏,迢遥三笑音。

僧莫但饶舌,空看何费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浔阳曲

扬州大艑截珂峨,窗屋连簿上水歌。

为人只道招夫婿,心比长江九派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潜山道中遇雨

半天鸣籁四畴摇,一望翻澜众渴消。

道上逢人堪假盖,水边何事更悬瓢。

农家翠竹编初就,佛国青山步不遥。

借问行行车马客,依稀还叱旧溪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宿青口驿楼

众鸟归飞信自繇,红尘才散即清幽。

山围皖伯天连树,人岂庾公月满楼。

欲见长安多似日,蘧然一宿乍宜秋。

只今吴楚东南会,歧路非关历国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