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坐嗅白莲蕊,卧看青竹枝。
闲斋不成寐,起读圣俞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静享自然之美的景象。"坐嗅白莲蕊,卧看青竹枝"两句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趣。"嗅"字表明诗人细心地欣赏着荷花的清香,而"卧看"则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仿佛时间在这静谧的空间中凝固了。
接下来的两句"闲斋不成寐,起读圣俞诗"则流露出了诗人夜不能寐,对书籍有着浓厚兴趣。这里所谓的"圣俞诗"可能是指儒家经典或其他古代诗人的作品。通过阅读这些高尚的文字,诗人似乎在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与文化的渴望和追求。它以简约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之人的夜晚生活图景,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也有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游人恋山水,日晏澹忘归。
但爱云烟好,那知仆马饥。
鸡帻奇峰云外横,青壁千寻不可上。
却羡樵儿轻险峡,腰绳操斧常来往。
石下泉声蔓草深,石上露浓苍藓遍。
山禽惊起飞且鸣,叶坠空林人不见。
去寺犹一里,隔林闻水声。
安知客乘兴,山下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