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

去寺犹一里,隔林闻水声。

安知客乘兴,山下远相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前往寺庙还有大约一里路,隔着树林就能听到流水的声音。
谁能知道有位客人兴致勃勃,已在山下远远地迎接我们。

注释

去:前往。
寺:寺庙。
犹:还。
一里:一里路。
隔:隔着。
林:树林。
闻:听到。
水声:流水声。
安知:怎能知道。
客:客人。
乘兴:兴致勃勃。
山下:山下边。
远:远远地。
相迎:迎接。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去寺犹一里,隔林闻水声",表达了诗人离寺庙尚有不远之距,但已能听到隐约传来的溪流声,这里的“犹”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距离的感知,也增添了一份等待中的期待。而隔着林木听水声,则让人联想到那清泉不为观者现身,只在静谧中轻语,显露出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接着“安知客乘兴,山下远相迎”,则是诗人感受到这种自然景象所激发的内心喜悦,似乎能预感到寺庙中的僧侣或许会因为某种情感的共鸣而走下山来,以一种精神上的交流与诗人相迎。这里的“安知”表达了一种心灵之间的默契,而“客乘兴”则点出了诗人此行之所以,正是为了寻求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我精神世界的扩展。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声音和内在情感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对话的情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境美学。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山人有山未尝游,俗客远来仍久留。

白云满眼望不见,可惜宜阳一片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鸡鸣上马过河桥,何异东都赴早朝。

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花庵二首(其二)

谁谓花庵陋,徒为见者嗤。

此中胜广厦,人自不能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花庵二首(其一)

谁谓花庵小,才容三两人。

君看宾席上,经月有凝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