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
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图。"水际柴门一半开",设定了一个宁静的河岸边上,有一扇柴门微启,显得既自然又不失私密。"小桥分路入青苔",则展现了一幅桥和道路交织在一起,被青苔覆盖的景象,给人一种时间停滞的感觉。
"背人照影无穷柳"一句,通过树荫与水光的映照,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隔屋吹香并是梅"则描绘了一种隔绝而又相通的情境,梅花的清香穿过房屋,传递出一种超越空间限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的深刻感悟,以及他追求的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萧萧出屋千竿玉,霭霭当窗一炷云。
心力长年人事外,种花移石尚殷勤。
檐花映日午风薰,时有黄鹂隔竹闻。
香灺一炉春睡足,上方车马正纷纷。
谈经投老拚悠悠,为吏文书了即休。
深炷炉烟闭斋閤,卧听檐雨泻高秋。
钓国平生岂有心,解甘身与世浮沉。
应知渭水车中老,自是君王著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