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夜夜曲》由宋代文彦博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细腻的夜晚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明月流清汉,娟娟照洞房”,以清冷的月光为背景,描绘出一片静谧的夜晚景象。月光如水般洒在洞房之上,给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郁的感觉。“娟娟”二字,不仅形容了月光的柔和,也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与娇羞。
接着,“微风吹败叶,飒飒下银床”,通过微风轻拂败叶的声音,以及叶子落在银床上的声响,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这里,“银床”可能是指女子的床铺,也可能是象征着高洁与纯洁,与前面的“明月”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尘晦流黄素,炉销壁恶香”,描述的是室内环境的暗淡与香气的消散。流黄素可能是指黄色的丝线,暗示着女子的织布工作,而“尘晦”则表明了房间的不整洁,与前文的“洞房”形成对比,突出了女子生活的单调与寂寞。
最后,“年年机杼妾,独怨夜何长”,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孤独生活的不满。她每年都在重复着织布的工作,却只能在漫长的夜晚中独自忍受寂寞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哀叹,体现了古代女性生活中的苦涩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