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入东郊晓望明,霏霏新两点初成。
野农岂解知尧力,唯喜年来垄易耕。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东郊晨光明媚,细雨如织的景象。诗人通过“霏霏新两点初成”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感觉,其中“霏霏”形容细雨纷纷不断,“新两点”则指春意渐浓,万物复苏。
后两句“野农岂解知尧力,唯喜年来垄易耕”展示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同情和赞美。这里的“尧力”指的是古代圣明君主尧舜时代的人民生活幸福安康,而“野农”则是指田间劳作的农夫。诗人认为这些农夫不懂得追溯到远古的理想社会,只是单纯地高兴于每年土地容易耕种。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反映,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时节的感受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关怀。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淡远,体现了宋代词风格的典型特征。
不详
禁沼冰开跳锦鲤,御林风暖啭黄鹂。
金舆未下迎春阁,折遍名花第一枝。
平昔歌声断,凝尘满画梁。
昭阳新奏曲,谁得奉君觞。
遥闻碧海有三山,云锁琼楼日月閒。
花下玉颜常不老,也应春色胜人间。
御柳依然绿,宫苔取次生。
黄鹂深处语,不似旧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