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征人说,呜呜何处边。

孤城沙塞地,残月雪霜天。

会转胡风急,吹长碛雁连。

应伤汉车骑,名未勒燕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听说出征的人谈论过,那呜咽的声音来自哪边的边疆?
孤独的城池坐落在沙漠边疆,残缺的月亮挂在布满雪霜的天空。
战场上的风向突变紧急,连绵的沙漠上大雁在狂风中相随。
应该会让汉朝的骑兵感到悲伤,他们的功绩还未刻在燕然山上。

注释

闻说:听说。
征人:出征的人。
呜呜:拟声词,形容风声或低沉的声音。
何处边:哪里的边疆。
孤城:孤独的城池。
沙塞:沙漠中的边关。
地:地方,区域。
残月:不圆满的月亮,常用来形容凄凉的景象。
雪霜天:下雪或结霜的天气,此处形容寒冷荒凉。
会转:可能转变,这里指战场形势变化。
胡风:指北方民族地带的风,也代指敌军。
急:紧急,迅速。
吹长:连续吹拂,使...延长。
碛雁:沙漠上的雁群。
应伤:应当会使...感到悲伤。
汉车骑:汉朝的骑兵,这里泛指汉族军队。
名未勒:名字还没有刻上去,比喻功业未立。
燕然:燕然山,古代匈奴境内的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凄凉图景。开篇“闻说征人说,呜呜何处边”两句,通过征人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边疆的遥远和战争的惨烈。“孤城沙塞地,残月雪霜天”则以孤独的城堡、漫无尽头的沙漠和残缺的月亮以及寒冷的雪霜来渲染出一种荒凉而又萧索的边塞氛围。

“会转胡风急,吹长碛雁连”一句中的“胡风”,特指来自北方或西域的强烈干燥之风,这里形容战争的紧迫和残酷。同时,“碛雁”是边塞常见的大型飞鸟,它们的鸣叫声往往给人以孤独和凄凉之感。

最后,“应伤汉车骑,名未勒燕然”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中汉族士兵命运的哀伤。尽管他们的名字可能还没有被镌刻在战功纪录上,但他们已经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牺牲。这里的“燕然”,通常指的是北方边疆地区,诗人通过这一地名强化了战争发生的地点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和战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哀伤与反思,以及对士兵命运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言诗

毕竟将何状,根元在正思。

达人皆一贯,迷者自多岐。

触类风骚远,怀贤肺腑衰。

河桥送别者,二子好相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还族弟卷

岂要私相许,君诗自入神。

风骚何句出,瀑布一联新。

□若长如此,名须远逐身。

闲斋舒复卷,留滞忽经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远山

天际云根破,寒山列翠回。

幽人当立久,白鸟背飞来。

瀑溅何州地,僧寻几峤苔。

终须拂巾履,独去谢尘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远思

远思极何处,南楼烟水长。

秋风过鸿雁,游子在潇湘。

海面云生白,天涯堕晚光。

徘徊古堤上,曾此赠垂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