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南阳却寄吴兴诸僚

震州推不去,游食岁月久。

尺一从天来,换作秦头守。

迎新无竹马,记旧已刍狗。

迂愚敢护前,警发赖鞭后。

独坐百花堂,还忆百花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至南阳却寄吴兴诸僚》。诗中描绘了诗人从震州到南阳的旅程,以及在南阳的所见所感。

首句“震州推不去,游食岁月久”描述了诗人因故滞留震州,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接着,“尺一从天来,换作秦头守”表达了诗人接到调任的消息,即将前往秦地(即南阳)任职的心情。这里“尺一”指的是古代传递诏书的信使,形象地表现了消息的突然到来。

“迎新无竹马,记旧已刍狗”两句,通过“竹马”和“刍狗”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新环境的陌生与对旧日时光的怀念。竹马常用来形容儿童的玩具或代步工具,此处暗示诗人初到南阳,面对新职位和环境感到不适应;而“刍狗”则是祭祀时临时制作的草狗,象征着对过往事物的遗忘或轻视,表明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逐渐淡薄。

“迂愚敢护前,警发赖鞭后”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新职位的谨慎态度和自我反省。他自认性格迂腐,不敢固守旧习,而是期待通过鞭策自己来警醒和进步。

最后,“独坐百花堂,还忆百花酒”两句,诗人独自坐在百花堂内,心中仍怀念着吴兴的百花酒。百花堂可能是指南阳的一个名胜之地,而百花酒则代表了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从离别到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与襄阳太守张亚仲泛汉江

春波涨酦醅,绿净疑染黛。

神女昔江皋,玩珠仍解佩。

沙光射目明,浪影摇风碎。

乐哉今日游,放溜舞滂湃。

华觞挹空阔,叠鼓助击汰。

仰视白铜堤,岑楼飞綵绘。

游女凭危栏,纷若五家队。

真想谢窘拘,意有千里快。

远岸指烟蓝,飞流罗水硙。

尚想竞渡时,千船唱何在。

形式: 古风

襄阳大悲院作

善财叩补陀,大千一弹指。

我行无神足,重趼二百里。

中年逢百罹,所欠但一死。

稽首闻薰王,觊以俗障洗。

鱼山彊赞述,文污梵书庋。

自怜迷本闻,云何见大士。

觉与所觉空,根脱不用耳。

圆融声度垣,变现月映水。

臂目恒河沙,如幻本一理。

以是见观音,文殊亦如是。

形式: 古风

乾明院作

我欲乞襄阳,驱车岘山址。

文吊杜征南,酒酹羊叔子。

披榛访二碑,事辞俱俊伟。

高贤千载后,遗魄犹登此。

一官推不去,事故违愿始。

不如造乾明,山名亦相似。

交流千斛乳,未减汉江水。

遐眺真不恶,悲伤未烛理。

湮没与垂名,趋死皆一轨。

我与同游人,痛饮共择旨。

生前一杯重,恨山无石髓。

预忧名不传,却笑邹从事。

形式: 古风

游岘山

山随宇宙结,千古真苒苒。

登临足揽胜,兹来余复忝。

山椒耸太华,夷路谢跻险。

溶溶鸭头水,绿净衣可染。

渔师网槎头,尽以红鲜掩。

金刀鲙缕飞,来佐华觞滟。

前修俱鬼录,勋阀谩琬琰。

谷虚禽响答,月皎烟华敛。

同登幸旷士,形迹孰拘检。

长啸揖清流,一洗邹湛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