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寿真玉堂

早是玉堂客,犹著侍臣冠。

便为霖去亦晚,何况此身闲。

胸次光风霁月,意味满庭芳草,体用两相关。

坐对粤山好,名更重于山。寿生申,霜肃晓,露宾寒。

从教重九过了,政有菊堪餐。

日绕东篱笑傲,香共秋容淡薄,晚节要人看。

久不见贾谊,天已问平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时期的一位无名氏所作,题为《水调歌头·寿真玉堂》。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或某位官员的深厚情谊和赞美之意。

“早是玉堂客,犹著侍臣冠。”这里透露出作者与被赠诗者的关系密切,他们曾在同一个朝廷中共事,共同承担国家大事。玉堂可能指的是某个官衙或宴会之所,而侍臣冠则象征着他们过去的身份和职责。

“便为霖去亦晚,何况此身闲。”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霖雨往往比喻为恩泽广布,但即使是这样的美好时光也不免于一去不复返,而对于作者来说,现在的自己已经无牵无挂,闲适自得。

“胸次光风霁月,意味满庭芳草,体用两相关。”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光风霁月间,庭院中的花草生机勃勃。这既是对被赠诗者居所环境的赞美,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坐对粤山好,名更重于山。”粤山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山脉,被赠诗者的宅邸面向这座山,而且被赠诗者在当地的声望甚至超过了那座山的知名度。

“寿生申,霜肃晓,露宾寒。”这些句子描绘了一种清晨的景象,霜冻、严寒的早晨,但却是赠寿之日,充满了庆祝和希望的气氛。

“从教重九过了,政有菊堪餐。”这里提到的是农业活动,可能暗示被赠诗者在田间的劳作,或是在某个节令上的庆典。

“日绕东篱笑傲,香共秋容淡薄,晚节要人看。”这几句描写了一个温馨和美好的场景,金色的阳光洒满东边的围栏,带着笑意地享受着花香与秋天的宁静。同时,这也是一种期望,希望被赠诗者在晚年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注。

“久不见贾谊,天已问平安。”最后作者提到自己长时间未能见到这位朋友或官员,而天已经向他们询问平安之情。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好友的牵挂与祝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深情的文字传达了一种深厚的情谊。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云作伴,月为邻。

形式: 押[真]韵

水调歌头(其二)寿丘月林

天地钟奇秀,山泽有儒仙。

词锋前驱万马,三度奏捷菊花天。

信是文场敏手,如把枭卢对掷,高叱便回旋。

一点英雄气,四顾浩无边。长羡君,先我著,祖生鞭。

今朝尊酒持劝,岂特颂长年。

要入兰宫妙选,共向集英殿里,玉陛听胪传。

姓字标黄甲,香墨照人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先]韵

水调歌头.寿范帅

三楚诗书帅,人物压中州。

飘飘青琐,典刑蜀国旧风流。

小袖玉堂挥手,来拥元戎十乘,红旆照青油。

尺一唤归去,名久在金瓯。倚春声,赓水调,倩歌喉。

登龙旧客,只回误上武陵舟。

正是蟠桃开也,特向尊前为寿,一醉一千秋。

携取此花去,还侍玉宸游。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寿王制置十一月初六

宝历契昌运,岳渎启珍符。

汾阳忠义勋阅,此际挂蓬弧。

正属阳生子月,始见蓂敷六荚,宝剑出昆吾。

芒射斗牛分,光彩照坤舆。备文武,宏器量,足谋谟。

世传韬略,出专阃制誓平胡。

尽护貔貅百万,仰副九重委注,指日复舆图。

祝寿如山阜,进位陟洪枢。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