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凝笳作悲壮,细马载婵娟。
可是杏花晚,只教杨柳眠。
酒盏汉旌底,清歌春雁边。
不须催部曲,聊欲酌寒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农耕生活的赞美之情。
"凝笳作悲壮"一句,通过笳(一种古代军用器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情怀,显示诗人对田野劳动者深沉的情感。"细马载婵娟"则描绘了一种优雅的生活场景,婵娟通常指美好或温柔,这里可能是形容女性的风采,或许是指春天的景色。
"可是杏花晚"表明时序已至杏花盛开之时,而"只教杨柳眠"则是在强调此时杨柳正值休憩生长之际。两句共同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美好的春日氛围。
"酒盏汉旌底"一句,通过对古代酒器的描绘,带出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清歌春雁边"则是在表达诗人在春天听见了清脆的歌声和过往的野鸭,这里“汉旌底”与“春雁边”构成对比,既有深远的历史感,又有生动的自然景象。
最后两句"不须催部曲,聊欲酌寒泉"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节奏的把握,不急躁地追求什么,只希望静下心来享受简单的快乐,比如饮用山间清凉的泉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不详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净明端可人,日用一僧钵。
觅句殊未休,平生个中活。
眷我梁宋游,茗碗屡浇泼。
淮南霜露寒,转柁何由达。
篱落秋逾晚,鸡豚地更偏。
何时有蓬户,无处著金钱。
芒屦林边石,茶铛涧底泉。
心知鸿雁到,老子爱江天。
五斗莫作籴太仓,幽事关人殊未央。
白雁撩人下清洛,黄花唤梦著都梁。
平生浪喜得诗瘦,投老相从要酒狂。
欲到淮南先一笑,蟹螯浑已饱新霜。
湖海归来近钓筒,此身南北一飘蓬。
船头已压三山浪,樯尾初回五雨风。
天淡鼓声催落日,云高帆影趁飞鸿。
道林窣堵自崷崒,隐几寒光连暮空。